如果不能独占鳌头,便是失败(2)

这才叫图书馆呀!只有这样的图书馆才能配得上哈佛大学。

哈佛的大多数图书馆都在晚上10点闭馆。卡伯特科学图书馆和法学院图书馆开到午夜12点。莱蒙特是哈佛的唯一可通宵图书馆(每周一至周五,莱蒙特24小时开放)。

下午六点,晚餐时间到。六点一到,学生像退潮的浪头般离开图书馆,七点半左右又会如涨潮般回归。没有人干涉他们如何安排时间,但他们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计划并认真执行着。

看着他们从书堆里起身,或独自,或结伴,走出图书馆,我不禁在想,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入哈佛?他们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

进入正题前,先来看看哈佛教育研究所教授理查德·莱特的著作《哈佛经验》,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哈佛学生的生活、学习常态。

通常哈佛学生一学期要修四个科目,人文社会学的学生大概每周上十二个小时的课,自然科学的学生因为要做实验,所以会多出六个小时。总体来说,几乎每个学生一星期都要有十二到十八个课时。如果把写作业的时间、预习和复习的时间算上,这个数字可上升到三十个小时。

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大部分的学生对课外活动都比较积极。女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比例为76%,男生为86%。70%的学生会参加两到三种活动,还有14%的学生会同时参加四五种课外活动。另外,还有不少学生会选择做义工。我在上中文课时认识了珍妮,一个文静的乖乖女,认真学习的模范生。九月份,她从得州的圣安东尼奥来到剑桥市,正式成为一名哈佛生,新生。

放下行李后,住宿问题是新生必须要考虑的一件大事。哈佛宿舍有很多类型,珍妮所住的是一户有三间卧室的小公寓,由三个人共享。歪斜的屋顶之下,小小的房间被床、书桌、小橱柜和书架塞得满满的,每一个房间都一样:小而拥挤。从共享的客厅窗户往外看,可以看到热闹喧嚣的哈佛广场和马萨诸塞大道。

说起来,这个公寓的名字还有些玄幻,威格斯沃思,听起来很像《哈利波特》里出现的魔法学校。珍妮将在这里度过她在哈佛的第一年。

有许多美国人一生都未曾离开过自己所居住的州,珍妮就是其中之一。身为一个得州人从出生之日起到进入哈佛大学前,她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没超出过得州。她陪着父亲打猎,读着母亲推荐的书,再加上小她两岁的弟弟相依相伴,平静、简单而乐趣无限。对这样的她来说,来哈佛大学读书无异于冒险,既兴奋又陌生。

来到哈佛之前,珍妮只听说哈佛是一个可以见识到“真正美国”的地方。若真较起真来,哈佛所在的新英格兰地区确实对得起这个说法。想当年,英国移民漂洋过海在美洲登陆时,新英格兰是他们的第一个定居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