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性经济学:男欢女爱(11)

所有这些现象都符合基本的择偶经济学原理。当女性稀缺时,她们可以要求男人把时间和资源全部放在自己身上;但当男性稀缺、能轻易得到很多女人时,他们就不太愿意对一个女人专一,因此女人就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要求。古滕塔格和塞孔甚至提出,人口中性别比例的变化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性解放和“自由性爱”思潮有很大关系,在这段时期,女性的数量就明显多于男性。

如果你看过电视真人秀节目《单身汉》或《单身女郎》,就会观察到性别比例不平衡造成的行为后果。在《单身汉》中,25位佳丽花数周时间竞争与一位男士结婚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女孩子之间钩心斗角,对那个男人会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能容忍他的朝三暮四。当她们的“男朋友”跟其他女人调情,甚至连续三夜跟3位不同的佳丽共享“梦幻套房”时,这些女人会表现出明显不悦。但是当性别比例决定是男人说了算时,女人就无计可施。

相反,在《单身女郎》中,由25位男士追求一位幸运的女士。这些男士在未来的女朋友面前表现得彬彬有礼、风度翩翩,纷纷向她表白多么希望稳定下来建立家庭。而当女主角不在场时,这些男士会粗暴地相互大打出手。性别比例对于暴力行为的影响可不是开玩笑的。在印度的一些地区,其性别比例的差别很大。当性别比例发生了1%的变化时,凶杀案的发生率就有5%的变化;当女性稀缺时,凶杀案也会大大增加。

所有这些情况又跟佐治亚州的信用卡债务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哥伦布市男性偏多,每个男性都必须为了稀缺的女性进行更加激烈的竞争。竞争的方式之一就是花钱,买招摇的汽车,带约会对象去更高级的餐馆。弗拉达斯和他的团队计算了美国134座城市的性别比例,发现性别比例、人们持有的信用卡数量和人均债务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关性——一个城市中的女性越少,债务就越高,人们拥有信用卡的数量也越多。

虽然这个结果跟择偶经济学的理论一致,但并不能确定花钱多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因此,这个团队转移到实验室里做了一项更加严格的研究。他们给一些大学生看其他大学生的照片。有些人看的照片是男性占多数,有些人看的照片是女性占多数。然后,受试者会获得一个真实的选择机会:你是想明天拿到20美元还是一个月以后拿到35美元?结果证明,性别比例并未影响女性的选择,但男性在看到照片里的一个女人被一群男人围着之后,他们会变得更加冲动,从而选择即时回报(即20美元)。他们不在乎延迟满足的选择提供了更好的投资机会(相当于一个月的投资回报率是75%)。由此可见,当女人稀缺时,男人只想马上有钱。

在另一项研究中,受试者会先读一篇《芝加哥邮报》的文章,讲述的是当地人口中单身男性更多或是单身女性更多的状况。其中,一部分人读到的是“女少男多”,另一部分人读到的是“男少女多”。在读完文章后,人们要回答他们每个月会拿出多少工资来储蓄,以及用于即时消费的信用卡额度是多少。

结果证明,当女性稀缺时,男性的储蓄会减少42%。如果男性觉得仍没有足够的钱满足眼前的需求,他们的信用卡债务会增加84%。这些钱都花在哪儿了呢?当然是花在女人身上。当女性稀缺时,男性会买更贵重的情人节礼物、更贵的订婚戒指(实际数字是贵出278美元)。同时,女性比较稀缺时,她们也更难被取悦。在她们读到本地有很多单身汉以后,就会希望追求自己的男性为她们购买更贵的礼物和订婚戒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