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国王第一次结婚时是17岁,新娘20出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他又娶了5位妻子,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是他在51岁时迎娶的,婚礼当天新娘是31岁(他初遇她时,她才20多岁)。
纵观历史上的男性帝王,他们往往都有成百上千位妻妾——总的来说这些男人都偏爱年轻貌美的处女。在非洲斯威士兰王国每年一度的芦苇节上,成千上万的姑娘会赤裸着上身在国王姆斯瓦蒂三世面前跳舞,希望被选为王妃。富可敌国的印度帕蒂亚拉第六代帮主拉金德尔·辛格有350位妻子,跟这么多生殖能力强的年轻女性做爱显然是有利于进化的。
“年轻+美貌=生殖力”,这个等式在传统社会比在发达社会更为盛行。基夫和道格拉斯发现,在北美和欧洲以外的地区,年长的男性娶年轻女性的倾向更为严重。为什么呢?因为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女性比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更有条件保持青春美貌,而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生孩子更早,在营养、医疗和美容产品方面的条件也相对较差。
选择配偶:男欢女爱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性别差异的讨论有点儿一边倒:女性因为生育,导致她们在选择伴侣时很挑剔;男性会花费精力和资源换取女性,尤其是年轻、生殖力强的女性。但如果是女性花钱买男性,她提出的条件会跟男性买女性时一样吗?
诺姆·李在读社会心理学博士之前学的是经济学专业,他运用经济学的知识解开了一个关于两性择偶偏好的重大谜题。有些研究人员发现,男性和女性表述的寻找配偶的标准差异很大,但另一些研究人员发现性别差异并不大。后者指责前者夸大了性别差异,认为男性和女性对配偶的期望基本是一致的。
李博士怀疑,有关性别差异性和相似性的问题忽视了一个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奢侈品和必需品之间的区别。如果我们只是问:“你希望你的配偶具有哪些特质?”得到的回答可能类似于问你希望你的汽车、房子或者假期有什么特质一样。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你可能都会说希望在夏威夷一个安静的私人海滩度过一周的免费假期,身边有一个迷人体贴的伴侣,长得像电影明星一样。假期结束后,你将从机场开着新款奔驰跑车回到建筑大师为你设计的家中。不过,真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并不是什么都买得起,因此大多数人都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李博士想知道,在选择配偶的问题上,如果他让男性和女性都在有限的(即实际的)预算范围内考虑,结果会怎样。在实验中,他让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在一个菜单上选择理想伴侣的特质,其中包括外貌的吸引力、社会地位和资源、热心、善良、创造力等。为了把必需型特质和奢侈型特质区分开,每个人都有一个“择偶货币”预算,用来设计他们的理想配偶。如果他们在某一个特质上花的钱多了,那么其他特质上可花的钱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