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字,《说文解字》的解释为:“谐,洽也。从言皆声。户皆切。”

“谐”是由“言”和“皆”两部分组成的。“言”就是说话、直言。“皆”字,《说文解字》认为:“皆,俱词也。从比从白。古谐切。”就是说“皆”是“都是”的意思。

有朋友认为,“和谐”二字,“和”是口中有粮,“谐”是皆可发言。人人有饭吃,个个能说话,一乃物质需求,一乃精神需求。

《现代汉语词典》对“谐”字的解释:一、和谐,如“谐音”、“谐调”;二、把事情商量好;三、诙谐,如“谐谑”、“谐戏”等。

京剧程派名剧《锁麟囊》中唱道:“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同遇人为什么这样嚎啕?莫不是夫郎丑难谐女貌,莫不是强婚配鸦占鸾巢???”许多戏曲的唱段常常或粗鄙无文,或啰里啰唆,或破绽百出,这一段却很是雅致,且让人深受感染。“夫郎丑难谐女貌”只是一种推测,“谐”字用得好,经由京剧名伶程砚秋、李世济、张火丁等三代人的特别口腔共鸣唱出来,格外让人感慨系之。“谐”字此是一处用法,就是“谐调”的意思。

“谐”字,首先是指音乐和语言的谐和。谐和的音乐“大珠小珠落玉盘”,不和谐的噪声“呕哑嘲哳难为听”。孔子闻韶乐,绕梁三日,不绝如缕,“三月不知肉味”,那一定是和谐的。他还攻击说“郑声淫”,当然不是说郑国的音乐让人想入非非,而是说其过分、过犹不及,不够中正平和,不够“谐和”。

“谐”字的另一个意思是谐调的好玩之事物,所谓“谐谑”、“谐戏”,笑星也叫“谐星”。好的悲剧“哀而不伤”,好的喜剧“乐而不淫”、“谐而不谑”。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谐戏”就是有讽有刺,自嘲嘲人。

“谐”还有“谐音”之用。中国的语言文字常有同音异义的字词,由此造成的误会不胜枚举,近些年春晚的相声小品中的笑料多出于此。有一绝对,就有谐音之妙,上联是“晋世进士尽是近视”,至今未见有漂亮的下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