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楚居切。”意思是,“初”是开始、起始,像用刀子裁剪衣服。大篆中,右边的部分是一把刀子,左边的偏旁则是一件衣服,而且还是右衽的,不是对襟的,更不是左衽的(从前左衽喻指遭外族统治或为亡者的入殓服)。

“初”字,《辞源》中的义项有五个:一、开始,本原;二、从前;三、古代以甲子纪日,或以数称一日、二日;四、一点也不,表示程度少;五、姓。我有个同事,叫初剑。

“初心”是本初的心愿。“初文”是一个字最初的写法。“初元”是新任皇帝的纪年。“初日”是初升的太阳。“初月”是新月。“初衣”、“初服”都是说上任履新穿的衣服。“初冠”,古代指男人刚刚二十。“初篁”是新生幼竹。“初献”是第一次祭祀典礼。“初吻”、“初恋“、“初夜”、“初婚”、“初探”等等,不用我枉费口舌,地球人都知道。

“初”字组合出来的好词颇多。如“初出茅庐”、“初发芙蓉”、“初写黄庭”、“初生牛犊不怕虎”等等,哪怕“初”之过错,也会“念其初犯”,给予原宥。

《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大概是流布最久最广的“初”字之用。

联想起来,“初”字入诗,许许多多,不胜枚举。南朝陈时徐陵有“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说未被污染。李白有“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言庐山瀑布从天而降,“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杜工部喜极而泣,现实主义的他与浪漫主义的李白颇为不同。唐人常建则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之句,看“旦复旦兮”,大有禅意,接着颔联为大家熟知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初无定质”,直指人心。

“初无定质”——苏东坡用以形容好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也有人说,他是表扬自己的。

近几年,坊间多见伤逝悼情的书册,书名常用李商隐、柳永、李清照、纳兰性德、情僧苏曼殊、情圣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以及作者自己的句子,诸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陌上花开缓缓归”,“为伊消得人憔悴”,“当时只道是寻常”,“恨不相逢未剃时”等等。其中“人生若只如初见”,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虽说历史和恋情都是只有如此,没有如果,但“初”还是让人流连回眸。

“初来乍到”,人们会说“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初学乍练”,只要有“慎终如初”的精神和坚持,纵是“初衷已违”,也能“和好如初”,破镜重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