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之队”和“多瑙河流派”(1)

20世纪30年代初,奥地利队是欧洲大陆上最强的球队,被称为“梦之队”,或者翻译成“奇迹之队”。他们一度所向披靡,找不到对手,不光战绩出色,踢得也非常漂亮,风格独树一帜,是著名的“多瑙河流派”的典范。

这支队伍的历史地位,能跟20世纪50年代的匈牙利、20世纪70年代的荷兰相提并论,可惜的是,他们只参加了1934年这一届世界杯。1930年,他们跟很多欧洲国家一样,放弃了参赛机会。等到1938年,他们虽然已经获得了参赛机会,但世界杯开始前,这个国家不复存在了,被希特勒合并了,几位球员加入德国队,踢了法国世界杯。

1939年1月,“足球莫扎特”辛德拉的神秘死亡俨然最后的悲鸣,从此奇迹之队了无痕迹,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来说,那是最好的年代,亦是最坏的年代……

咖啡馆里的梦之思维

梦之队的诞生离不开两个人:犹太裔的奥地利人雨果·梅瑟尔和爱尔兰裔的英国人吉米·霍根,前者是球队的主教练、大脑和总设计师,后者是祖师和奠基人,被誉为“中欧足球之父”。

两人几乎是同龄人,梅瑟尔年长一岁。1881年,他出生在波西米亚的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那个地方现在属于捷克,当时是奥匈帝国的一个行省,球星辛德拉也有捷克血统。后来梅瑟尔随家人移居到维也纳,读完商科学校后进入银行工作。他非常喜欢足球,所以放弃了这份待遇很好的工作,先后当过裁判、教练和足球官员,参与了国家队和职业联赛的成立,长期领导奥地利足协,是奥地利足球的国父级人物。

霍根出生在英格兰西北的兰开夏郡,踢球时辗转伯恩利、富勒姆和博尔顿等队,最高成就是1908年随富勒姆打进足总杯四强,成为教练后纵横四海,足迹遍布荷兰、奥地利、匈牙利、瑞士、德国、法国,甚至还到过非洲。

霍根在1913年正式挂靴,挂靴前就有了海外执教经历——最初在荷兰,1912年到了维也纳。

当时奥地利跟许多国家一样,比赛少,而且管理松散,没有常备的国家队,为了参加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组建了球队,霍根就是去指导他们。在维也纳,他遇到梅瑟尔,两人一见如故,第一次见面就谈了好几个小时。

维也纳有深厚的咖啡馆文化,梅瑟尔和霍根就经常在咖啡馆里探讨足球,结果探讨出一个“多瑙河流派”,探讨出一支“梦之队”。霍根的观点很鲜明,不喜欢高举高打,喜欢细腻的地面配合,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把球搁在地毯上”,意思是不要起高球。霍根自己踢球的时候,接触过脚法出色的苏格兰球员,非常认同他们的踢法,成为教练后,将这种风格引入奥地利、匈牙利等中欧国家,最后诞生了赫赫有名的“多瑙河流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