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游戏下的世界杯扩军(1)

前面说过,第一届世界杯因为欧洲球队参赛热情不高,只有13支球队参加。从1954年瑞士世界杯起,参赛队一直保持在16支,直到1982年,增加到24支,1998年则增加到32支。

从16到24再到32,其实都是争夺国际足联主席位置的产物。这还没完,普拉蒂尼说希望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能有40支球队参加,而他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对国际足联主席之位有想法。

作为一个中国球迷,对世界杯扩军真是矛盾,不扩吧,我们中国队进世界杯的机会真是渺茫,如果真得扩到40个队,足球的美感和活力,还会剩下多少?

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是否扩军这个问题上,真正有决定权的人根本就不关心足球本身。

阿维兰热巧用扩军牌成主席

世界杯参赛队伍的大变化出现在1982年,决定扩军是在此8年前的1974年,正是国际足联改朝换代的一年。那年世界杯开幕前的6月11日,国际足联在法兰克福举行大会,投票选举主席。这个台面上的选举,其实是由私下的暗箱操作和讨价还价决定的。

美联社记者迈尔斯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境:“在机场酒店里,阴暗幽深的黑洞到处都是,私底下人们纷纷串联碰头,阴谋诡计充斥其中,在那儿你根本分不清哪个是人,哪个是鬼。”

争夺主席宝座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时任主席英国人劳斯,另一个候选人是59岁的巴西人阿维兰热。论形象、姿态和行事风格,劳斯和阿维兰热很不一样。

劳斯正直、守旧、恪守传统,想捍卫足球的纯洁;阿维兰热打的牌是革新、开拓,表扬自己的商业才华,许诺自己会带着大伙发财。劳斯多少有点高高在上,只会讲英语;阿维兰热很愿意和人沟通,会四种语言,无论遇到谁都侃侃而谈,这帮了他大忙。他的母语是法语,跟非洲法语区国家的足协打交道时得心应手。

阿维兰热在给自己拉选票的过程中,发现并抓住了主要矛盾,那就是世界杯的参赛名额。他跟非洲足球领导人沟通时,了解到了他们的不满:世界杯一共16个参赛队,光欧洲就占了9个,南美拿去4个,剩下的几个大洲只能一起争夺3个席位。1970年世界杯,国家和人口众多的亚洲、非洲只去了两个队,即以色列和摩洛哥。于是阿维兰热保证,如果自己上台,世界杯肯定扩军,八年内将参赛队增加到24个,多出来的八个队,就是留给足球不发达地区,不给实力强的欧洲和南美。他的竞选纲领一共八条,前两条分别是谴责欧洲的多吃多占和着手世界杯扩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