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丑闻——溥仪被离婚(3)

太监哪听过这个?可也不敢违背,带着三封信,连滚带爬地回了静园,把信给溥仪送来了。这把溥仪给气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这是干什么!虽说,溥仪当时跟文绣的关系也不大好,但是,一个皇妃对皇上说,咱俩离婚,我不跟你过了,皇上也太没尊严了。过去封建社会,虽有“七出三不出”,但是,只有男的休女的,没有女的休男的一说,何况,还是休皇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事,我们想,溥仪在清宫里边接受这种传统教育,能受得了这个?当即龙颜大怒,气得浑身直打哆嗦。有的人纳闷了,这文绣跟皇上过日子,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她怎么就跟皇上不过了,要离婚呢?

这得从头说起。1922年的时候,溥仪十六岁,还在故宫里待着。龙性初成,皇上该大婚了。可到了溥仪这儿,清朝也没了,溥仪也摆不了多大谱。但就算这样,选择面依然很宽,因为住在北京城,前清的遗老遗少,好多人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一听说皇上选妃,他们心想:把我的孩子送过去,选上了,那我就是皇亲国戚,就是国丈;把我妹妹送过去,选上了,我就是国舅。还有好多人有这个腐朽观念,趋炎附势。那怎么选呢?你不能送到宫里排成一排,那时候也不现实了。当时,不是能拍照了吗?就拍下来照片,然后送到宫里去,摆了一溜儿,溥仪拿放大镜在这儿看,相中谁,就在上面画个圈。我们琢磨琢磨,现在当官的批阅文件,同意就画个圈,那阵子,皇上就画圈。当时的一排照片里,溥仪最看中的,就是文绣。文绣叫什么?额尔德特·文绣,满族镶黄旗的。

当时皇上大婚,还是满汉不通婚,还是娶满族人的女儿。溥仪看上文绣了,再一个,就看上这个婉容了。按照溥仪的个人喜好,应该是文绣为皇后,婉容为贵妃,是这么个顺序。可是,儿女婚姻,家族的长辈起作用。当时,溥仪有个长辈端康太妃,他得叫姨母,就给他出主意,还是选这个婉容。当时,文绣多大?十三岁。婉容多大?十七岁。咱不用说,十七岁女孩,基本就出落成大人了,十三岁女孩还小。所以,端康太妃说,皇后应当母仪天下,得有个端庄的架儿,她小孩能装得出来吗?所以,端康太妃喜欢婉容,不怎么喜欢文绣,就调了个儿了,婉容为后,文绣为妃。这么一说,溥仪这十六岁孩子,没多大主意,就点头同意了。这个事儿,就给后来文绣离婚埋下了不和的种子,为啥?事先都有人通知文绣了,你是皇后。别看才十三岁,选上皇后,她也够兴奋的。就像现在,有人告诉你,你是《中国好声音》的冠军,你也高兴,一个道理。

可是临了要进宫了,这又告诉你,你不是皇后。那么,你就得提前一天进宫,第二天皇后进宫,你要侍奉主子,在那儿跪着,跪迎皇后。这样,地位一下子降级了。其实,皇后、妃子,文绣那么小,不见得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但我们想想,如果某个单位要选个处长,组织都找你谈话了,结果第二天,你一来,领导宣布不是你,谁心里能好受?所以,文绣那时候心里头老别扭了,她得给婉容跪着。

我们说,溥仪比较喜欢文绣,也愿意跟她在一块玩儿,但活动地方不算大,后头就是景山,俩人没事儿,就到景山顶上放风筝。婉容看着就来气,为啥?这婉容岁数比她大,那时候十七了,有心眼了。她还在天津上过洋人的学堂,受过西方教育,对这一夫多妻制,她本来就反感。但是,这老祖宗的规定,没法违背。她认为,这溥仪是我的皇上,我的丈夫,我怎么能跟别的女人分享?她就想方设法地玩点浪漫,给溥仪写个情书,跟溥仪聊天,撒个娇什么的,用女人这些手段,把溥仪的兴趣就转移到她身上来了。然后,她就跟溥仪说,这文绣这不行,那不行,这不中,那不中。小孩也不定性,就这么一点点地,溥仪对婉容的宠爱,就大过文绣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