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旅行,享受旅行,旅行给了我很多新知与见识,还有很多刺激与乐趣。我不算是旅行家,但绝对算旅行者,因为我基本不是被动的出差者,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安排机会旅行的人,我认同旅行的意义与价值,强调活动半径对于增长人的认识的特殊作用,我对那些也有旅行经验与积极性的人有特别的好感与尊敬,我把旅行当做积极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把以上这些称为旅行心理。积极的旅行心理是对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持开放、好奇的心态,准备开放式地认识与接触那里的文化与环境,而不是简单地要求那里的人、事、物吻合我们先前的生活与欣赏习惯。
当然,旅行会跨越一定的距离,遇到很多过去我们只在书本上或者影像里接触到的事物,地理跨越的距离感本身会带给我们陌生感,也会带来新鲜感。在真实的旅行中,出奇的感受往往来自那些可能从来没有上过媒体与导游书的地理区域与人文事物。旅行是一种重要的跨越与突破地理障碍的活动,也是一种透过这样的跨越改变自己原来的知识库结构的活动。我对于到一个新的地点充满期待,而在那个地点我也更愿意选择一般游客很少去的地方—脸面固然能说明一个人的某些特点,但呈现的往往只是关于这个人的最表象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我更愿意去一个地方的老居民住区甚至贫民窟、菜市场、小商品市场、酒吧、夜市、本地的老餐馆或者其他本地人最爱去的地方的原因。
我相信很多人在旅行结束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忘掉对曾去过的那个地方的感受,所以我在旅行中喜欢找出一个地方的某些特殊的文化特点、人物或者事件加以琢磨、研究、打听与记述,形成我的一些分析与描述的游记或者感慨,我把这些叫做道理。分析的结果会更加让人感受到差异文化的魅力,这就让理性与感性的观赏结合了起来,也可以让人明确地感受到自己对于理解另一种文化的乏力,将其保留,以便在以后的来访或者其他的信息检索中对自己曾经在旅行中有过的疑问予以追究或解答。道理的讲究可以使我们的旅行感受得到深化与稳定,也可以为以后的旅行开拓新的方向与兴趣点,我对于我去的每个国家都有很浓厚的兴趣,这也是为什么我要一辈子环游两次地球的基本原因。
古人说到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时候,含蓄地提到了旅行的学习意义,而三理合一的学习模式使得我们有别于单纯的读书者与单纯的旅游者,而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路者—在路上见识与学习到真理的人。在我看来,旅行是心理、地理、道理的集合,因此旅行对于我的吸引力超过了一直待在一个地方,我享受在路上的感觉,路上是我内心另一个动态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