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茧》上篇(七)02

“现在的话,跟很多人如果不有意识地保持短信问候或约出来吃饭,很快就生疏了。跟初中、高中不一样,在大学校园里不再能随处看到熟悉的面孔。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匹孤独的狼,一个人吃饭、上课、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字、想想问题。初中、高中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想逃开老师、学校、家长的管束。可到了大学,虽然三天不回宿舍连警告都不会收到一个,但却有些无所适从,我甚至开始怀念衣食住行全被管束,出校门都要找老师签字的生活。”

夏瑞漫一和五晓小聊起天来话就变得特别多,好像堵住泉眼多年的石头突然被冲开了一样。

“我想,等到毕业以后,这种感受会更强烈。我在国内目前感觉还好,可能是因为还有室友和班级制的关系。”五晓小这么一说,夏瑞漫才发现,她愿意倾诉的对象不一定要是跟她经历相同的人。

“我常在想,没错,虽然表面来看,的确没有人是一座岛,因为再孤僻的人也需要与人接触,但与此同时,又没有人能逃出是一座四面环海并与世隔绝的岛的宿命,因为我们一个人来,一个人生活,又一个人走。在这个世上,有人陪我们走过几十个春秋,有人和我们街头相遇街尾分别,不变的是他们不会永远在我们身边,不能帮我们解决每一个问题,不会了解我们的每一个心情。”夏瑞漫本不想太感伤,但这些话就这么自然而然地飘了出来。

“是这样,没错。但如果我们总是想着没有人能陪我们一辈子这个事实的话,就会越来越悲伤。每个人的生活本来就是由很多个不同的板块拼起来的,只要记住曾经得到的美好和正在绽放的美丽就行了。”

“嗯,可能吧。”

“在大学有交到什么好朋友吗?”五晓小关心地问。

“有一些。虽然跟很多人比起来,我在大学的朋友圈并不太大,但对我来说已经完全够了,我也没那么多精力同时跟那么多人保持联系。我对生命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心存感激,但虽然表面上我离他们很近,皮肤与皮肤之间没有缝隙,但更深的地方却离得很远。

“之前一个朋友问我,在我的生命里,有几个我觉得不管过多少年都必须要保持联系的朋友?这个听上去很直接的问题,我却想了很久。我虽然从来不是那种在学校走两步就会见到熟人打招呼的人,但每个阶段的朋友也不算少,所以这个数字应该很大吧。我一直想,希望能给她一个大数字,可我却做不到。后来那个朋友告诉我,在她问过的人里面,最多的说18个,最少的说1个。我听了这个数字,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那个给出18这个回复的人很可悲。真奇怪,我不是应该羡慕或者佩服他吗?可能我根本就不相信一个人可以在同一个时间有这么多死党,并认定那个人其实一个特别知心的好友都没有吧?又或许可悲的是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