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手艺人(2)

在上海认识了一位名叫若谷的手艺人,先是被他手做的酸梅汤打动,没想到有缘认识他和他的手艺故事。若谷取自《道德经》“旷兮其若谷”,讲的是胸怀阔达像高山深谷,是一种接纳,是包容。若谷,总是穿着最舒适的棉麻衣服,戴着一副圆形玳瑁眼镜,人如其名,用现世的心做传统的事,把传统的物用现代的手法来诠释。若谷是个木讷的人,跟着老师学《道德经》,师兄们在分享感悟的时候,他只是傻傻地笑。老师说他是讷于言而敏于行,“做肥皂适合我”。那个过程就是一种入定的状态。花三个月的时间来浸泡草药,换来萃取了精华的油脂。花几小时甚至半天时间来搅一锅肥皂,换来四十五天的等待。四十五天静静地等待,喃喃地对它们说话,或许是种交代。做肥皂让他的心安住下来,看着它们从油脂慢慢搅拌、入模、裁切、盖章,最后成为手上的那块肥皂,是它的沉淀也是我的。

秋天的时候,我们拿到了若谷的桂花糖露。桂花在秋天盛放,但其实他的桂花糖露是前前后后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用时间沉淀,让味道醇厚。对于大自然来说,这不过是一个四季的轮回,但对于他来说是手艺人的耐心和等待。前一年用古法将桂花秋天的味道保留下来,和以五月青梅与海盐,咸甜交错。桂花需要精心挑拣,去除花托、花梗、树叶、甲虫等,再用海盐进行腌制去除桂花的苦涩,最后与梅子酱的混合,使得桂花的甜腻变得柔和,富有层次。最后完成的糖桂花,若谷用一枚朱红色的封蜡封存在透亮的玻璃瓶子里。所有青梅的酸、盐卤的咸、砂糖的甜、桂花的香,都隐匿在了他双手捧着的那方天地里。

有多少是饱含着人生经验和情感的?我去南京的随园书坊拜访设计师朱赢椿老师,他让我觉得手艺人宛如诗人,每件作品都是一首诗。诗就是要有感而发,有话要说,有情要表达,绝不能虚情假意。他说自己像蚂蚁一样忙,却像蜗牛一样慢。他在做的不是用来收藏的珠宝,也不是毫无情感的机器,而是贴近人内心的东西。

城市里的手艺人,弥足珍贵,因为他们除了要打磨技能,还要对抗浮躁的社会,全靠自己的意念。我不知道自己还来得及做一个手艺人吗?我是如此渴望一门可以与外界交流的手艺。

我后来明白,我羡慕的不是手艺本身,是专注手艺背后带来的宁静,是手艺人细腻优雅的生活方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