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和孤独一样恐惧(1)

第一章

想念和孤独一样恐惧

如果将某人的心视作太阳,就注定要承受刺眼的疼,也一定会经历泪流。

但有太阳终究是件好事吧,能像夸父一样因为追逐而毁灭,听起来已够壮美。

*1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人一般都怎样比喻孤独?你的脑中肯定出现过一潭死水,一株枯萎的盆栽,一条翻着白肚子漂在水面的金鱼……孤独好像理所应当地长着一张丑陋的脸,照镜子的时候让人极不情愿去面对。

孤独的状态是什么?通常是一个人待着,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事做,或者独来独往,没什么朋友。我在小说里常常看到这样的形象,比如在读村上春树的《1Q84》时,男女主人公经历着平行世界所带来的巨大的孤独感。有时候我们好像会觉得自己也是身处平行世界中的一个,另一个世界里有你想要的生活,你爱的人也住在那儿,一个你意识中永远无法与之产生交集的乌托邦,于是你感到无边的寂寞。

我认为寂寞是孤独的第一个表象。寂静得没有声音的住所和一个落寞的背影几乎是绝配。但我们有很多方法排遣这种感受。与朋友相约出门玩乐,或者让自己完全沉醉在一件事中,或许是你的爱好,或许是你的工作。但就算你是社交高手、工作狂,甚至是充满天分的艺术家,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你仍然觉得不自在,或者说你根本就是在通过种种活动逃避,逃避人很容易感到寂寞这个事实——那些消遣方式的效用都是十分短暂的。

作为人类,对事物周期性的热情消退后,会开始怀疑自己在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工作和生活的目的浮于表面,如果不依赖这些东西,有什么可以真正带来慰藉,填满自己?在生活像海绵一样渐渐有了洞孔时,空虚顺势产生了。它是孤独更高级的表象。人们会通过大吃大喝、疯狂购物来满足欲望,填补空虚的感觉,但快感非常短暂。然后人们会利用情感关系,利用性爱这种更具扩张性的欲望来试图解决这一矛盾。性是抵达天堂最快的途径,用性爱来填补空虚似乎是最合理不过的方式,但人类内心的空虚并不是大面积的,它是干涸的裂痕,是一些难以名状的瘙痒。这样的空虚是由微小的寂寞日积月累而成,肉欲带来的难以抗拒的诱惑,却像洪水猛兽般猛烈,会冲破内心的隘口,让空虚决堤。

尝试过的人最终都会知道这是对肉体和情感的透支。一时的放浪形骸难以填补长久的空虚。

我们在这些孤独的表象中,消耗着肉体和精神,慢慢把自己掏得更空。原因是什么?是惯性地排斥孤独感,把它想得太过消极,而不去认清它的实质。有谁没在体验着孤独呢?从小到大从始至终每天陪伴我们最多的就是孤独。存在即合理,上帝既然把这种情感根植在我们心中,那一定是一种慷慨的给予。

有没有吃过酒心黑巧克力?黑巧克力质感硬,味苦浓。当味蕾将这种味觉信号传递到大脑时,或许难以产生愉悦的感觉。而有些人已经吃到了酒精,却大惊小怪地觉得难以忍受。其实无论在任何阶段放弃品尝,你都没有机会再去回味,个中滋味绝不仅仅是酸苦,而是绵长的香甜醇厚,让人心醉。就像孤独,被我们既定印象中的寂寞和空虚的外在味觉所包围。但透过它们你可以尝到孤独的回味。我们为情绪的表象而终日感到苦涩,不过是自己从未让心好好沉淀一回。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