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通往奴役之路》(1)

《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一生的转折点。在这之前,他是个不怎么知名的经济学教授;这本书出版后一年,他成为全球知名人物。《通往奴役之路》已经是并且看样子将继续是他流传最广的著作。

哈耶克在这本书的导言中写到,本书是“个人亲身经历的结晶,作者差一点两度生活在同样的时期,至少是两度看到了同一观念的演变过程”。年轻时,他生活在“一战”刚结束后的奥地利,那个时期,人们曾非常认真地考虑要对生产资料实行国有化。“一战”后,德国和奥地利政府都通过了国有化法案。就是受当时此类举措的刺激,米塞斯愤而发起社会主义计算大论战。如今,哈耶克担心的是,英国也可能滑向经典社会主义经济。

某本书的观念要发挥影响,未必需要很多人读过;只要掌握实权的群体读过,就可身价高企。哈耶克在《自由宪章》出版前的希望证明了这一点。哈耶克认为,一本书是否流行,与其重要性相关,他曾坚信这本书会获得公众认可。从根本上讲,哈耶克相信观念的力量。因此,一本书的读者范围与其影响有关。《通往奴役之路》是他所有著作中唯一一本对于塑造当时的公共舆论发挥了影响的著作,这种影响或许无法立刻显现,而是相当深远的,并且非常宽泛。这本书是站在旷野上的大声疾呼:经典社会主义如果实现,就不仅会导致经济上的奴役,也会导致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奴役。现在看来,这不过是常识而已。但在他提出这种观念之前,根本无人知晓。

然而,《通往奴役之路》的伟大不仅在于其结论,还在于其内在价值。可以说,这本书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从政治学和伦理学角度对社会主义经济计算论战的深化。它不仅从经济生产效率的角度考察经典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更侧重于从政权和社会类型的角度研究这一点。在1941 年的一篇评论,即他在社会主义计算大论战中所写的最后一篇文章《社会主义计算:竞争性“解决方案”》中,哈耶克指出:“社会主义制度能否避免对经济活动进行广泛的指挥这样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乎经济效率,也关系到在这样的制度下,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还能保留多少等重大问题。”

《通往奴役之路》的目标读者不仅是一般经济学家,而是更广泛的读者,包括广泛的社会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他下笔之时,并不知道它的扩散范围,但最后的结果显然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从来没有想过,这本书和作者有可能在全球知名。他很现实,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不再仅仅是经济学家,尽管他曾有过很多更高的期望。但期望总是与人们合理期待的东西不是一回事。写作《通往奴役之路》的目标是让受过教育的男男女女读懂,并影响他们,从而影响公共政策。他看到,“二战”后,英国很有可能实行全面国有化的社会主义,而他认为,这将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

哈耶克在“二战”期间就指出,“现在我们有必要指出一个大家不爱听的事实:我们可能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在当时的大多数人看来,甚至在后来的一代人看来,这种说法似乎有点儿危言耸听。20 世纪40 代年初的英国怎么会变成另一个纳粹德国呢?而他的看法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将把权力集中到国家手中,其结果就跟德国和苏联一样,而在30 年代后期及其后,这种措施获得了学院知识分子的普遍支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