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沿革(2)

原始媒介包括:地上棍子或者石子的临时图画,泥塑,岩壁上的刻画,记事的绳结,龟甲兽骨的刻痕装饰品……没有形成稳定文字的符号刻写和绘画都可以算作原始媒介的表现形态,原始媒介只是自然媒介的补充,没有稳定的含义,原始人可能也想反映劳动的样子或者是某种天气或者气象,但石子、树枝、兽骨只有长短和数量比较容易明确辨认,通常只能记录猎物的数量和比较大小,媒介指代非常模糊。

除了石刻或者一些干燥山洞中的泥刻,绝大部分原始媒介保留的时间都很短,很难复制和传输。原始媒介只是媒介的雏形,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媒介。

手工媒介:龟甲竹绢纸

手工操作媒介的方式。

文字是符号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在人类百万年历史发展的漫长时间,文字一直处于孕育状态,文字只是最近数千年才开始具有稳定的含义。从随意的刻画到逐渐有明确含义的符号,文字逐步进化出来。文字在早期虽然也有基本的结构,但多一个笔画少一个笔画也都能够接受,没有特别固定的结构特征,还有一些应用场合,是以示意图来表示的,示意图既不是固定的符号组合,也不是事物的写实,是不规范的符号简化形式。晚期的汉字,结构逐渐稳定下来,写错了笔画被认为是不合格的,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符号。

伴随文字发展,对应的媒介有龟甲、竹简、丝绢、纸等。

早期使用龟甲作为媒介,用青铜刀具在龟甲上刻写,相对应的是楔形文字——甲骨文,龟甲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便于文字走向稳定,但雕刻难度很大,甲骨文很难成为日常的记录工具,只有贵族阶层才有条件使用,主要用在祭祀等部落重大活动的时候。

竹简发明之后,利用动物毫毛和墨来书写,相比于龟甲铭文,书写方便了很多,能够画出复杂的图形结构,符号含义得到了极大丰富,也大大扩展了使用范围。竹简比较重,书写面比较小,使用范围还是有很大限制,人们也在丝绢上书写,丝绢比竹简轻便,但价格昂贵,也难以大面积普及。

纸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媒介,也是第一次能够广泛使用的媒介。由于纸张便宜、书写容易,用纸的人数快速增加,客观上要求文字需要有确定的形状和含义才能更方便传播,纸的普及促进了文字的稳定。纸媒介通过书写来实现,效率得到提升,书写不仅方便信息记录,也方便信息复制(抄写)。

龟甲竹绢纸都是手工媒介,需要人的介入。随意性还是很大。文字书写需要人聚精会神地投入,容易出现错字、漏字的情况,容易造成信息缺失。在古代,许多抄写本的书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大多是抄写错误导致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