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女小史(2)

在森茉莉嫁人且出国度假时,父亲去世,未见最后一面,这更激发了她对父亲的全部依恋之情。后来遭到自己亲生儿子的财产欺骗,森茉莉一个人从此独居。是这样一个女子,在50岁时开始文学创作,第一篇享誉文坛的散文《父亲的帽子》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对父亲的怀念,对幼时生活的描述用词之华丽、细腻、唯美,无不让人惊叹,一个50岁的女人心理俨然住着一个15岁的少女。

再后来,她开始创作成熟男人与少年的恋情,情节清新唯美、曲折、也有虐心等情节,这便是腐女们看的耽美文的前身。

微妙的心理机制导致她对父亲的爱已经无法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另一个女人了,宁可让父亲的象征和男人谈恋爱,而不允许其他女人出现,这是何等的占有与排他,爱不就是这样的吗?

另外,可能在她看来,同性的爱比父女爱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后者会招来更多非议与攻击,这个禁忌在森茉莉心理估计根深蒂固,但她又无法排解对父亲的思念,对那段成长经历的怀念,所以才这样做,那种想象力其实是建立在自己得不到的欲望上。

女性的想象力与细腻程度是最可怕的,一旦被开启,谁也无法阻挡地排山倒海而来,所以就能部分解释后来写耽美文的都是女性。

森茉莉的故事先说到这儿,她可以算是腐女的祖师,自编自创了一种情感的演绎方式,让很多男人看了都感慨一个女人如何把男男的爱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殊不知,其中有一方其实是森茉莉的象征,她化身故事中的年轻小伙子继续与父亲谈着恋爱。

美的源动力

看到这里不免有人会问,弗洛伊德说的那套是真的吗?对!这叫升华,是一种防御机制,且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防御机制,它不会让自己崩溃在现实中要与对方发生点什么的困境里。

很多文学作品多半是建立在现实与想象结合的基础上,我们看这些耽美故事时,多半也是依靠想象,赋予人物更多生动的空间,才能让这些人物鲜活地活在每个人心里,而那些人物便于我们投射任何自己的希望在身上,或正义、或邪恶、或无邪、或天真、或沉稳、或冲动、或狡猾、或暧昧、或浓烈的爱恨情仇、或虐心虐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