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穰县(2)

穰县,曾经是“逐鹿中原”最重要的战场,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残酷的战争,遭受过许多严重的自然灾害,穰县人一次又一次地几近灭绝。但由于地理、气候与交通的优势,每当穰县人口几乎出现空白时,便有移民迅速补充过来。据史料记载,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1年),即迁“不规之徒”于穰。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迁河曲六城“残胡”五万余口于许、汝、唐、穰等州。其中,规模最大,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山西、江西、福建等省人口至穰。穰县人皆说自己的祖籍是山西洪洞县人,即起源于这次移民。现在的穰县土地面积2 36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办、区)、579个行政村,约156万人,耕地面积244万亩。

穰县经济以农业为主,素有“粮仓”之称,盛产小麦、棉花、烟草、小辣椒、花生等,是国家粮食、黄牛、外贸烟生产基地,也是棉花、芝麻生产的重点县。但是,大型企业数量几乎为零,没有工业支柱产业。这也使得它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始终处于劣势。经济不发达、民风保守、观念落后,是官方对穰县的基本概括。

火车终于停了下来。车窗外,我的亲人们浩浩荡荡站了一大群,父亲、大姐、二姐、三姐,还有妹妹一家,总共十几个人。车门打开,早已站在车门口的儿子却突然哭着不愿意下车,指着地面说:“脏,太脏了。”大家都大笑起来。昨夜穰县下了一场雨,车站的地面有点儿湿,地上有有泥水,被雨淋湿了的瓜果皮、纸屑和垃圾裸露在地面上,苍蝇在上面忙碌着。儿子显然有点儿被吓住了。

中午,一家人到饭馆吃饭。当年的一家九口,父亲母亲,还有我们姊妹七个,如今已经衍生为二十几口的大家族,一桌根本坐不下。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另一桌吵吵闹闹。大人们这一桌也是高声阔调,笑声不断。在外人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最起码,从物质上而言,这个家庭终于度过了漫长的贫困岁月,可以体面地到餐馆吃饭。面对这样热闹的情景,儿子有点儿吃惊、害怕,赖在我身上,不肯下来。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几乎没有经历过这样热闹的大家族场景。

晚上,所有家庭成员照例聚集在妹妹家。父亲、姐姐和姐夫们没有如往常一样去“斗地主”。这是七八年来他们最热衷的娱乐,也几乎是北方小城里人们共同的娱乐活动。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村里的事情。姐姐们早年出嫁,后来又逐渐移居城里,老家对于她们而言也已经是“故乡”了。因此,说起村里的故事,她们的好奇与兴奋程度不亚于我。

大家兴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终于可以在家里住一段时间了。从20岁出外求学到现在,每次回家我都只是短暂停留。这一次,我终于可以长时间地和他们在一块儿生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