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
再说两句尼罗的孤独。对尼罗来说,在2008年经济危机前的黑暗日子里,孤零零地与自己的理念相守,有时让他感觉非常痛苦,尤其是周日的晚上,他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或者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与胖子托尼共进午餐就像是口渴后看见了水源;他焦虑的心情马上得到了缓解,他意识到自己没疯,或者至少不是自己一个人疯了。外界有些事情出了问题,可是他没有办法说给别人听,尤其是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
想想看,在涉足经济活动的近100万专业人士中,无论他们是在政府(从喀麦隆到华盛顿特区)、学术界、媒体、银行、企业中,还是为个人需求进行经济和投资决策,只有少数人看见了危机的到来—预测到其破坏程度的人就更少了。
即使是在那些看到危机即将到来的人中,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意识到,这场危机正是现代化的产物。
尼罗站在纽约前世贸中心附近,他可以看到,对面那些高楼大厦中进驻的大多数是银行和经纪公司,每天有数百人在楼里跑来跑去,他们仅仅从新泽西往返通勤,便耗费掉10亿瓦的能源,消耗掉数百万个奶油奶酪面包圈,胰岛素反应(在理论上)刺激着他们的动脉,通过说话、交流、写文章制造出千兆字节的信息。但他们根本不知道:所有这些都只是噪声而已。
确实是噪声:被浪费的努力、不和谐的声音、缺乏美感的行为、增加的熵值,导致纽约经济区局部升温的能源产量,以及将会蒸发的泡沫视为“财富”的错觉。
你可以把书摞起来,堆成一座大山。可惜的是,对尼罗这位专家来说,不管这些书的内容是什么,无论是关于概率、统计还是数学模型,也不管是否有证据,所有的一切都如空气一般。就算你花了3 300万个小时,也就是差不多9 000年的时间用于读书,读完了哈佛大学图书馆社会科学分区中近200万本书籍和研究论文,你所学到的东西还不如跟胖子托尼吃几顿饭学到的多。
让我们来谈谈一个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