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诞生(1)

上帝区块

从诞生那天起,比特币就注定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和颇多争议的事物。比特币里面包含了密码学、经济学、政治学、货币学、计算机技术等前沿的理论和技术。

从 2013年年初开始,伴随着价格的疯狂增长,比特币频繁出现在各种科技和主流媒体的报道中,转眼成为时下热门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最神秘的一部分。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很多人花了很长时间进行研究,但还是没有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很多人还在疑惑,比特币究竟是一场颠覆现有金融体系的伟大的互联网金融试验,还是一个由极客主导的庞氏骗局?

比特币这个概念最早由中本聪于 2008年11月在一个隐秘密码学讨论小组中提出。当时,他贴出了一篇研究报告。随后,他又开发出最早的比特币发行、交易和账户管理系统。

随着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挖掘出第一个区块链(blockchain),最初的 50个比特币宣告问世。至此,比特币这套系统可以算是真正诞生了。那时,又有谁能够想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比特币会被这么多人接受和喜欢,会以这么迅速的方式从极客圈走向社会大众,会以这么凶猛的价格增长方式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魅力呢?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数字货币理念就一直是热门话题,但面临着如何解决伪造和重复支付等重大挑战。数字货币只是单纯的信息,怎样才能避免人们轻易地进行复制粘贴,然后随心所欲地进行支付呢?这一点至关重要,但解决起来困难重重。

在比特币出现之前,比较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建立一个中央结算体系,对所有交易进行实时记账,同时确保人们使用过的电子货币不能再重复使用。这就需要一个有信誉的第三方机构来管理整个体系。日常生活中的银行系统都是采用这样的中央结算体系。

比特币却通过公开分布式账本的方法来避免重复支付,完全摒弃了需要第三方机构管理的架构。比特币所有的历史交易都通过块(blocks)的方式记录进账本,这个账本并不保存在某个中央服务器中,而是全网公开 ,保存在每个接入比特币网络的计算机上。

一条完整的交易指令被发出后,信息就在整个比特币网络内快速传播。网络节点开始计算该交易是否有效(即账户余额是否足够支付),并试图生成包含这笔交易信息的块。当累计有 6个块包含该笔交易信息时,才被认为验证通过,正式确认交易成功。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