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着芦笛驯服猛兽(2)

贝多芬会那样疯狂创作与发表,因为他愈来愈不确定在耳疾继续恶化的情况下,自己的音乐生命到底还有多长。想必他天天都活在“说不定今天就是最后一天”的焦虑中吧!那时他的听力已经严重衰退了,演奏时不只听不到自己的错音,还让他的弱音弱到使人以为音乐消失了,强音又不时爆裂出难以忍受的刺耳声。而且他脑袋中活跃着的音乐想法实在太多了吧,他不断增添乐谱上没有的即兴乐段,让人几乎担心音乐的结构要崩解了。

可是这首曲子就是有一种太特别的内在力量,就算被贝多芬自己这样弹奏、折磨,仍然迷人而让人难忘。和莫扎特第九号钢琴协奏曲一样,这首曲子的特殊之处,可能要从第二乐章才更容易听出来、更容易体会。第二乐章一开头,乐团凶悍地演奏出带威胁性的简短乐句,钢琴却不徐不疾回应以再温和、再优美不过的答句,五秒内,两者之间的对比落差,已经构筑了强大的戏剧性吸引力。

李斯特讲得最好:这是希腊神祇奥尔菲斯吹着芦笛驯服一群猛兽的音乐啊!那听来温和软弱的钢琴乐音,在贝多芬笔下却有了神奇的说服力,不只能和凶猛的乐团平起平坐,还很快地压服了那些仿佛要冲出来吞噬一切的紧张和弦,让新的平和气氛弥漫在空中。

也和莫扎特九号一样,听过第二乐章,回头会对第一乐章有不同的领悟。这首协奏曲的开头,贝多芬干脆就让钢琴独奏先唱出主题,然后乐团才跟进给主题较长的演绎,比莫扎特九号的姿态更明确。虽然钢琴只有一架,钢琴家只有独自一人,可是在这个舞台上,个人个性的强度,远胜过集体巨量的乐团。钢琴是前行的领导者,呼唤着乐团跟上来,一起探索前方未知的世界,而每有疑惑产生时,也都是钢琴先勇敢地提供答案,乐团才踉踉跄跄、忙不迭地跟上来。这种关系的宣示,比任何形式上的变化更具革命实验意义。

大指挥家卡拉扬曾经跟多位世界一流钢琴家合作过贝多芬协奏曲,却迟迟没有找到他愿意合作灌录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的对象。一直到他和魏森伯格合演了贝多芬四号,才突然通知唱片公司可以录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了。人家问卡拉扬为什么选择魏森伯格,卡拉扬回答了一句饶富趣味的话:“钢琴开头的乐曲,必须由钢琴家主导。”在四号协奏曲的合作中,性格强悍跋扈的卡拉扬,终于找到一个可以也愿意用意志与乐音,驯服进而带领他指挥的乐团的钢琴家啊!

不够坚定、不够自信或不够温柔的钢琴家,注定无法将贝多芬四号演奏好,这真是一首格外艰难的乐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