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觉醒来,潜意识消失了,世界会怎样?(3)

潜意识是“着眼当下”,意识是“长远考虑”

虽然潜意识能及时发现当下的问题,并快速作出反应,但它无法预期明天、下星期或者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当然也就无法根据预期做事先的计划。不仅如此,潜意识还无法思考过去,无法将过去和将来整理成连贯一致的事件。潜意识真是实实在在的“活在当下”啊!

而在自然界中,具有“未来”与“过去”的概念,能做长远计划的生物,才会有较大的生存优势。尤其是对于低等动物而言,计划未来甚至成了一种本能,比如松鼠“知道”要储存坚果以备冬天所需,候鸟“知道”何时要南飞到更温暖的地方。对我们人类而言,农耕也需要有过去的知识和未来的计划。那么人类的这些预期、设想和计划都由谁来做呢?就是意识!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冲突便是由意识跟潜意识这种不同的分工造成的。比如说,一个人对未来有详尽的计划和目标,想达到某种成就和高度,于是意识选择让他待在家里,好有更多的时间去努力。但是他的潜意识非常喜欢热闹,爱参加各种聚会,与人打交道。潜意识和意识这种“眼前”和“未来”冲突的结果,就是他本人闷闷不乐!

潜意识是“自动挡”,意识是“手动挡”

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一个人可以毫无障碍地思考其他问题,或者与别人交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维持车的平衡的;一个人可以边熟练地弹奏钢琴边演唱歌曲,不用去考虑怎么“分工”……这些不知不觉又轻松自如的行为,都是在潜意识作用下完成的。它让我们一旦学会这些复杂的行为,无须刻意留心怎么做,便能自动作出来。就像在体育比赛中,一旦选手进入了“状态”,不用刻意去想怎么做动作,就可以做得很好。

同样,我们也不常设想要怎么思考,它就自动思考了。正如弹钢琴可以成为自动化一样,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也可以变成自动化。比如我们在聚会中,潜意识一边阻隔身边其他人的交谈对自己的干扰,一边又在“监视”着这些人的谈话。所以当某个人的谈话中偶尔提到你名字的时候,就会引起你的注意,朝他(她)张望过去……

潜意识的这种“自动化”还体现在,我们跟某人初次碰面的时候,常会不知不觉地将他(她)归为某类人。别小看这个“归类”,在它的背后可是需要潜意识进行复杂而大量的处理工作,比如首先将接收到的信息分门别类:种族、性别、年龄,等等,再检索自己的“信息库”,逐条作匹配和分析……我们做这些的时候是毫不费力,轻松自如的,相比之下,意识的思考则要费神得多,因为它涉及要集中注意力的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