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担当》第一章 与安倍晋三的对话(1)

中霖:你在一次访日期间曾会晤过今天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请问那是在哪一年?当时会晤的情形是怎样的?

辛子:是在2012年2月,我率一个访问团到日本,主要是去参加阿含宗的“星祭”。日本的阿含宗是一个新兴宗教,强调以佛教早期经典《阿含经》为主去研究佛法的根本。它每年有一个星祭仪式,就是把在各个庙宇当中的祈福牌都集中起来,再选择一个日子——接近立春的日子——把它们烧了,这叫做火燎。中国古代称为燎祭,这个燎祭仪式也叫诰天,在古代很重要,《论语》里面就提到过。孔子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卫国大夫王孙贾对孔子见这位卫国的大美人的动机有点怀疑,就引用一个古语说道:“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其中“媚于灶”的“灶”就是燎台。意思是说:与其在屋堂内祖宗牌位处(奥)祭祀,不如到室外诰天的燎台(灶)去祭祀。孔子也用古谚回答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意思是说:我问心无愧,如果有邪想,在屋内屋外任何场所祈祷上天,都没有用。

到日本参加“星祭”,协调访问的中日双方因为我长期关注并研究国际问题,就专门安排我见了安倍,那时候他还在准备竞选。会谈中,我讲得很坦率,他也开宗明义,说他是右翼,不隐讳自己的观点。

当时我们从TPP开始谈起,TPP也就是美国倡导的所谓《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这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在经济方面的一个重要安排,目的在于用这种方式来破解中日韩积极筹组的东亚自由市场,以及将来以中日韩为基础的整个东亚经济体,乃至整个亚洲共同体和亚洲经济协作,或者说,实际是针对以汉字文明圈为基础的东亚文明圈。对东亚文明的区域整合,美国是有警惕的,所以美国就借用日本。怎么借用呢?就是挑动日本的右翼势力。

日本二战后遵从美国的战后体制安排,包括和平宪法,以及当年麦克阿瑟到日本之后确定的、保存天皇制度之下带有封建色彩的日本门阀政治,还包括日本不能有军队,只有所谓自卫队的自卫体制,行使集体自卫权。美苏对立的冷战状态形成之后,特别是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日本被绑上美国的战车。在这种情况下自卫队实际上恢复了军队体制并不断扩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为了遏制新中国而形成了日美安保体制。在此背景之下,日本人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也可以说是非常矛盾的。

首先,日本需要美国核保护伞。因为二战中日本受过核袭击,战后美苏争霸在军事装备领域表现为核竞赛,所以日本希望有一个核保护伞。日本要想不再经历来自敌对阵营的第二次核袭击,这在当时东西方阵营对峙之下,它必须依靠美国。

其次,日本在美国军事占领之下,保存的天皇体制和战时内阁留用政客们也希望借美国来遏制中国可能的红色意识形态扩张。所以,昭和时期主张战争解决问题的极端社会团体,比如黑龙会的遗绪包括一些战犯又在政界得到启用。日本战后首相吉田茂和后来的佐藤内阁都有浓厚的右翼色彩。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