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

一个夏日的午后,趁父母不在家,我溜进了他们的卧室。窗户附近的桌子上摆着家用《圣经》。书中的故事配有精美的蚀刻图案,颜色绚丽多彩。我喜欢翻阅书中的故事,浏览其中的图画,直到有一天,我的目光停在了书中的“启示录”上面。

画面上是壮观的绿色田野,田野中人山人海。但是,在人们脚下,大地却撕裂开来,地狱的黄色火焰窜出来,吞噬了所有未曾得救的人们。田野中挤满了男人、女人和孩子,有些人被高举到耀眼的云彩当中,据说这些人是基督的选民。其他人的脚下都是火焰,他们脸上流露出恐惧的神情。这些人没有得到基督的怜悯,因而注定受到地狱之火的焚烧。

我记得最深的是,由于善与恶、救赎与诅咒的区别,某些家庭被活生生地分开。有些孩子坠入死亡的深渊,他们的父母却幸福地荣升天堂。当然也有些相反的例子。这不仅让我感到惶恐不安(我死后会去哪里呢),也让我担心那些我认识并热爱的人们(他们死后会去哪里呢)。我认为,即便在我所住的小镇,我也永远无法碰到某些熟人了,尽管我事先并不认识他们。我顿时感到厌恶不已,猛地合上《圣经》,跑到了屋外。

这两幅景象令人印象深刻,描述了爱与恐惧的相反场景,它们促使我踏上了自身的人生改变之旅,去努力发现自我、治疗和侍奉。它让我在灵魂深处觉得,这两个彼此矛盾的故事不能同时存在,而为了完全接纳其中某个故事,我必须抛弃另外一个。

此后,在无数看似平凡的小事中,我开始意识到爱的决定性作用:爱能够赐予我们自由,让我们充满喜乐,并引导我们的人生。这种日益强烈的意识让我产生了坚不可摧的信念: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爱与善。无可否认,世界和人类在承受着真实的罪恶,然而,与此同时,这个世界并没有分裂成好人与坏人、蒙福者与被诅咒者两个阵营。相反,每个人身上都具有神圣的本质,任何邪恶都无法摧毁和扭曲它。

我将这种神圣的本质称为“至爱者”(Beloved),意识到它并让它引导我们的人生,就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每当爱、纯朴、接纳、灵感、敬畏或惊奇忽然涌现的时候,或者,当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或充满喜悦的时候,就必须提醒自己:这是真正的我。万万不能对这样的瞬间熟视无睹,而必须停下来,品味这样的瞬间,并据此待人处世,祈求自己在未来更多地经历这样的瞬间。本书因此吁请各位读者也效仿我的做法,开始这场永无止境的探险,并以本书作为指南,迈开自己的步伐。

在创伤与怨恨、恐惧与不安、贫穷与癖好的背后,我们都被深深地、无条件地爱着。因此,我们也能够深深地、无条件地、毫无畏惧地去爱。正是在实践爱的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让自己免于恐惧,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在人际交往的每个同心圆中,我们都能设法将人们凝聚起来,而不是画出敌我分界线,在人们中间制造分裂。

当我们接受本书介绍的八个习惯以后,我们就能意识到,我们对所爱的人乃至陌生人所表现出来的不耐烦和消极反应,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意图、梦想和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从教育孩子的经历中认识到,当我们抽身而出,不再因为担忧和期望而限制他/她们时,我们就能更认同率性和冒险。在社会中,当我们敞开心灵时,我们自然会变得更积极,更负责。在工作中,当我们敞开心灵时,就不容易闹误会,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相互之间的联系。我们和他人的交往就会充满慈悲和善意。

当我们发挥爱的能量时,我们就撇下了恐惧,转而奔向鼓舞人心的新目标:在生活中敞开心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