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前言

当爱被照亮的时候,

爱人从至爱者那里学会如何燃烧。

火焰被这位挚友点燃让飞蛾破门而入。

爱是至爱者赐予爱人的馈礼……

——阿布-赛义德·阿比尔-海尔

请与我共同探险吧。这是从生到死的旅程,它将引领你到达心中至为幽深而神圣的处所。这个宏伟的内在圣所安住在每个人的心中,世间的任何人都不例外。当我们抵达这个圣所,它就让我们在爱中扎下根基,赐予我们应对恐惧的勇气和坚韧。而当我们向丰盈之爱敞开心灵,我们不仅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能改变周围人的人生,让世界变得更加公平、安宁并充满爱意。

我花了一辈子时间才认识到:学会在每个岔路口接纳爱并实践爱的习惯,是我们人类最深的责任。我恳请你,在这场漫长而曲折的旅途中与我相伴,这样,我们就能与许多人携手同行,迎向更美好的人生,以及更美好的世界。

那些驾机穿越声障的人说,在就要成功穿过时,驾驶舱会剧烈地摇晃。同样,正是经历了若干动荡——决定成为牧师,撇下我童年时代的宗教,在美国各地和截然不同的教会共事,学习扮演父亲和祖父的角色,并和妻子霍普分享人生——之后,我才形成了本书所谈论的爱的习惯。但是,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我就开始模糊地意识到,有个什么在这动荡而精彩的旅途中引领着我前行。

我们住在杰瑟普小镇上,毗邻一座位于松林中的古旧火车站,这里属于乡野的佐治亚州。我的父亲是个浸礼会讲道人、校长,后来成为了市立学校的学监。而我的母亲是个教师。我们的家忙碌而温馨,墙上装饰着宗教画,架子上摆放着无数珍贵的小物品。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卧室的抽屉柜上方就悬挂着经过简单装裱的耶稣祈祷画像。十八年来,我每晚看着这幅画入睡,第二天早上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也是它。

我还清晰地记得画中的每个细节:在葱翠的果园中,耶稣穿着粗陋的无袖外衣跪在草地上,身旁是粗凿的巨石。他仰着头,神色坦然而平静。明亮的光束从天而降,柔和地沐照着他的脸庞。他似乎乐意接纳这道光照进心中,但他的神情表明,他知道,这道光早就存在于他的心中。他已然回家。在爱之精神的鼓舞下,他认出了内心的圣所,它让生命扎根于爱的力场中。因此,我也夜夜感到安全、欣慰并充满力量,安住在爱与接纳的永恒之光中。

因此我形成了深刻而日益成熟的认识:所有人都被爱之能量联结起来。然而,在我小时候,我接受到的其他教导却和这种认识产生了抵牾。在父亲的布道中我形成了这样的上帝观:上帝是愤怒的、严厉的、审判罪恶的。在我的身边,我看到那些被边缘化的受苦者,尤其是非裔美国人。我经常纠结于内心的迷茫,感到非常孤独,既不被人理解,自己也懵懂无知。此外,在那些年里,我见到的另一幅景象也强化了这些不同现实体验之间的冲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