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1)》1949年 己丑(8)

6月19日,文研会筹备会在颐和园听鹂馆召开,柳亚子被推选为主席。一个月后,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召开,柳亚子筹建的文研会无疾而终。在新政府里,李济深担任副主席,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而柳亚子则只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没有任何职务。他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柳亚子认为:“李济深、傅作义都曾经是国民党的高官,现在倒成了毛主席的座上客。而自己一直反对蒋介石,跟着共产党走,现在却在这里坐冷板凳。”

面对一个新的政治环境,柳亚子感到的是陌生和不适应,但更多的人已在拥抱这个新的时代。夏天,不到20岁的马力穿上了人民解放军的军装,成为一名卫生队女兵。春节之后,很多北平青年都渴望加入这支队伍。在千里之外的香港,她的父亲马连良日夜都在思念北平的亲人。和马连良一样,很多人将在之后的日子,陆续踏上自己的回乡之路。

1949年7月,北平慢慢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气象学家竺可桢回到了阔别13年的北平,参加17日举行的北平科学会议。来自全国的205位自然科学学者出席科学大会,会议的目的之一是,推选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会议期间,竺可桢见到了曾经的浙江大学同事王淦昌、蔡邦华、苏步青等。

竺可桢曾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抗战时期,他带领浙大师生4次西迁,颠沛流离,以“求是”作为校训,将一所地方大学办成了有“东方剑桥”、“民主堡垒”之称的国内一流学府。

伴随时局变化,国民党教育部拖欠学校经费的情况愈演愈烈。年初,在给教育部催款的信中,竺可桢写道:

目前已到公私两无办法的时候。私人方面目前,一个月薪水只可购一担米,公家经费目前每月仅一万二千元,不到电费的八分之一。

杭州解放前3天,竺可桢辞去浙江大学校长的职务,到上海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任职。他在自传中写道:

首先由于国民党特务视浙大为眼中钉,而且从他们看来,我是站在学生方面,是他们的对立面,在他们撤走以前,有可能做些对我不利的事情。其次,我对共产党办学方针毫不了解,不如回中央研究院重理旧业为适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