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19~20世纪大多数时期成就辉煌的现代经济相比,今天的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差距,这从经济表现的几个核心维度(工作满意度、失业率和相对生产率)上能清楚地反映出来。数据显示,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三方面都出现恶化,只有工作满意度在最近的互联网繁荣期有过短暂的回升。其他西方国家也或早或晚出现了类似的恶化趋势:德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和法国则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美国经济也逐渐显现出增长乏力,这些严重缺乏自主创新的国家便再也不能通过搭便车的方式维持繁荣。
美国经济的长期恶化一开始显得很神秘。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由于大量女性和年轻人加入劳动力大军,失业率有所上升,工资有所下降。但人口结构对生产率增长的冲击显然是暂时现象,经济的持续恶化表明其构造板块正在发生变化——一种系统的、本质的变化。
经济衰退的早期数据
虽然直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生产率增长的严重减速才充分显露出来,但实际上这种趋势早在若干年前就已出现,只是被繁荣的就业市场掩盖了。1962年秋天,约翰·肯尼迪在总统竞选中提出了“让美国再度前进”的口号。讽刺的是,现有数据表明,明显的生产率减速正是在1964年左右开始显现,之后一直断断续续地恶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1993年之前,美国的生产率增速都非常低,进入互联网繁荣时期后有显著回升,此后又回到20世纪70年代的蜗牛速度。
剖析生产率减速有助于我们看清真相。生产率有两种类型,人们较熟悉的一种是产值与工作量的关系,被称为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如图9–1所示。在1972年之前的几十年,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速都维持在每年2.33%的均值附近,但1972年之后,均值下降到1.57%。有一段时间,人们以为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到80年代早期的工作小时数的迅速增加导致劳动报酬递减。然而伴随着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减速,资本平均产出的增速下降得更快,这就很难归咎于劳动投入的增加。我们还可以把这两个要素的生产率进行综合,观察全要素生产率或多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变化(这个概念在第七章已介绍过,相当于单位资本和劳动的组合产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参见图9–2:1972年之前约为2.26%,此后约为1.17%。全要素生产率的减速比劳动生产率的减速更严重。如图9–1和图9–2所示,在互联网繁荣时期生产率出现了加速,趋势逆转,但泡沫破灭之后,增长率下降的情况更为严重。
1973年,当生产率增速下降已非常明显(并将继续恶化)时,失业率开始大幅上升,从1968~1969年多数月份3.4%的低谷,提升到1975年5月9.0%的高点。1972~1981年平均失业率为6.6%,而此前20年的平均值仅为4.6%,1900~1929年和平年份的平均值为4.95%。1973年后的城市骚乱尤其严重,石油价格在1973年和1979年的急剧提高更是火上浇油,不过这种效应是暂时的(特别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在1973年之后的30年里,平均失业率为6.3%,其中1982~1991年为7.0%、1992~2001年为5.4%、2002~2011年为6.5%。欧洲国家在此期间也出现了类似的失业率上升。在所有西方国家,生产率增长减速带来的严重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时代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