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味》一、尘梦(23)

王跃文:世界越来越热闹,人们越来越孤独。如果从文学上解读这种现象,我认为人类很多美好的精神享受需要距离和缓慢,但现代社会,速度、节奏,消失了距离,摧毁了缓慢,破坏了很多人类内心精神层面的东西。有些美丽的忧愁,只能是往古的绝响了。宋人蒋捷有一首词叫《听雨》,大家都很熟悉:“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短短的一首词,就是一生的缓慢,就是一生的忧伤。

我很多次乘飞机,翱翔在万米高空,冥想古人牵肠挂肚的旅思,万般感叹。蓑笠毛驴,板桥冷霜,荒村野店,家山万里。于是,古人便“离愁渐远渐无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浊酒一杯家万里”了!

我正沉没在古人的万般愁绪之中,飞机已经落地。我得打开手机,向家人报平安。虽然也是家山万里,却似近在咫尺。没有离情别绪,用不着思念,也不会有忧愁。我们就像鲁迅先生《在酒楼上》里的那只苍蝇,嗡嗡地转了一圈儿,又飞快地回到原地。

有一回,我去深圳。有一家新开张的五星级宾馆知道了,辗转托人,邀请我去住几天。盛情难却,我入住了那家宾馆。那是家很有个性的水景主题宾馆,克林顿曾在那里下榻过。宾馆经理很客气,硬要我提些建议。

一介书生,哪懂生意上的事情?我搜肠刮肚,琢磨了一个点子,请他们倡议每位住店旅客给家人写封信,酒店提供邮资。中国邮政的信封按说应是印制最精美的,但恰恰是它们的信封最丑陋;相反倒是中国各地宾馆自制的信封都很漂亮,而且配有宾馆信笺。人们现在很少写信了,通常只有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捧读亲朋好友的书信,那份温馨,早已久违了。我很得意自己这个点子,因为酒店的信封天南地北地飞,就等于酒店的广告满天飞。这么温馨浪漫的不动声色的广告,肯定会给人深刻的印象。

我当晚就给妻子写了封信,并且打算今后每次出远门,都会用酒店的信封、信笺给她写封信。我打电话告诉妻子,她也很是高兴。

可是,直到我回家一个多月后,妻子才收到我的信。信封后面贴着张纸条,上书一行字:请使用标准信封!

真是太扫兴了。

伊渡:您的浪漫破产了。我发现您好像特别需要交流和沟通,我突然产生了某种猜测,您是否承受了很大压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