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美国经济塑形期无央行荫庇未来(9)

昙花一现的光伏业,人为缔造的非理性

在经济市场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许多商人最终会因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失控而倾家荡产。但是,这些走向绝路的商人们也都曾有沉浸在财富疯狂增长中的兴奋时期。经济本身的波动性周期,就像一个非常残酷的考官,所有不适应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商人,最终都会被市场残酷地消灭掉。如今,中国的光伏企业已经从云端坠落。

比较典型的是无锡尚德这家光伏企业。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正荣先生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领军人物。他留学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1991年凭借尖端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他致力于推进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2000年,他在获得无锡政府的大力支持后,创办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2005年无锡尚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他以23亿美元身家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无锡尚德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2007年,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环保英雄。

2008年,美国的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由此引发了全球性大萧条。

于是,全球各国政府不约而同大力度地推出了“开飞机撒钱”的财政赤字政策,就是各国政府拼命借钱,然后撒钱来“挽救”全球经济大萧条 。各国政府四处寻找可以撒钱的“投资”项目,自以为是地大量投资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当时,恰逢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奥巴马获胜的很重要的主张之一就是新能源和环保,奥巴马把自己包装成了坚定的环保主义卫士。随着全球媒体对新能源环保的地毯式宣传,点燃了全球各国政府对新能源的热情。

所以,美国政府、欧洲各国政府和中国政府纷纷疯狂地向新能源领域里投钱。2009年,随着欧洲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量增加,大批从国外飞来的订单再度引发了中国资本对光伏电池和组件的疯狂追逐。当时,中国有500多家光伏企业有50兆瓦以上的产能,其中有300多家有100兆瓦以上的产能。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陷入严重的“无市场的产能过剩” 中,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的利润基本靠17%的出口退税维持。但是,随着各国政府制造的爆炸性的光伏需求,中国的银行业和光伏企业在全球新能源政策的渲染下被短期利益蒙蔽,迅速联手,不计成本也不考虑市场风险地扩大中国的光伏产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