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物(2)

汉高祖被冒顿单于围困在平城白登山,差点没回来。当时四面被围,战事最紧张的一面是单于的夫人阏氏负责的一面。后来陈平用计,解围了。用的什么计,史书多不说,可能不光彩吧。《乐府杂录》揭开了这个秘密——陈平知道阏氏性嫉妒,用木头造了个机械美女,在战壕里跳来舞去的,让阏氏远远瞧见了。阏氏心说,这要抓住了这个漂亮姑娘,单于肯定不会放过啊,那我不就惨了?一转念,撤围而去,白登之围遂解。

陈平搞的女机械人到底多漂亮啊?应该不比现在的充气娃娃差吧?唐书《朝野佥载》讲到了比较先进的机械人:某县令殷文亮酷爱喝酒,用木头做出机械人,穿着彩衣,干吗啊?给他斟酒啊,一点洒不了。他还做了一个机械美女歌舞队,唱歌吹笙,皆能应节。沁州巧匠杨务廉,做了个机械和尚,拿着一木碗,上街化缘,碗里的钱一满,触发机关,机械和尚就说话了:“布施。”这是可以出声的。

郴州刺史王琚,手更巧,用木头做了个机械水獭。水獭身上绑了块石头,沉到水下,嘴张着,里面是鱼饵。鱼只要一吃鱼饵,就会触发机关,“啪嗒”,水獭嘴闭上了,石头也会落到河底。失去重量,木水獭浮出水面,鱼就这么抓住了。古书上的事情,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不能全信。不过,有些“现代化”的东西,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拿牙线牙签来说吧,牙线牙签这东西,早在晋朝就有了。有记载说,晋朝的文学家陆云,在写给哥哥陆机的信中,就提到了“剔齿纤”,说要送他哥哥一盒,可能就是牙线或牙签。元朝赵子昂还有“食肉先寻剔齿签”的诗句。清代道光年间,苏州山塘有一对老夫妇,削柳木为剔牙签,“以此致小康”,看来是个不错的生意。

至于牙粉,金朝元好问的《续夷坚志》就有制作方法:茯苓、石膏、龙骨各一两,寒水石二两半,白芷半两,细辛五钱,石燕子大者一枚、小者一对,磨成粉末,早晚各一次用来揩牙,有人坚持下来,九十岁了,“牙齿都不豁疏,亦无风虫”,“食肉尚能齿决之”。这个方子,现在的牙膏厂可以好好借鉴一下。

这还不算稀奇,稀奇的是,在宋朝,专门的牙科大夫都有了。《茶香室丛钞》转宋书《攻集》说,有一位叫陈安上的医生,术妙天下,牙齿有毛病了,找他可以种新牙,“才一举手,使人终身保编贝之美”。只是不知道这位陈医生的假牙,是用什么做的,烤瓷的话,收费贵不贵?说完嘴里的,可以再说说身上的。俞樾讲宋朝还有本书叫《游宦纪闻》,里面写到唐朝时候,占城国王派使节到长安送贡品,其中包括十五瓶“蔷薇水”。这蔷薇水有什么用呢?洒点在衣服上,衣服就是穿旧了,香味也不会消失。另一本宋朝书《铁围山丛谈》更是讲到了蔷薇水的来历:“旧时说蔷薇水是外国人采蔷薇花瓣上的露水制成,其实是不对的。要用白金瓶,采蔷薇花,蒸气成水,屡采屡蒸,积而为香。”看看熟悉吗?这和现代制作香水的工艺已经很相近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