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本的流通概观
在哈佛大学商务管理研究生院的W.J.萨蒙教授以及庆应义塾大学商务管理研究生院的古川公成教授的指导下,哈佛大学商务管理研究生院的D.怀利研究员出版实例教学法《伊藤洋华堂》,下面便对本书所述见解进行介绍,以理解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这段时间“华堂的经营体系”,加之前文所述的田岛先生关于日本流通和革新方向的见解,对于概观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日本的流通历史有很大帮助。该书的实例教学法便是采用了华堂在80年代着手进行的“业务改革”,特别是“单品管理”方面的方法。萨蒙教授对于伊藤社长以及作者的华堂业务改革方面作出以下评论。
“店到店、项目到项目,即每一家店铺、每一个单品都要努力获得顾客的支持。要让包含兼职人员在内的所有员工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这种工作方法、思维方式正是高辞职率的美国应该借鉴的地方。在日本复杂的流通机构中,比如生鲜食品,从田间、渔港到进货冷藏、冷冻直至食用为止一系列流程都要力图进行改善。而服装类方面,要从日常退货中找出避免退货的进货方式。为了促进分权化,可以利用电脑来提高销售运营的精准度,这也可以称为计算机销售。这些活动既是微观管理,同时也是微观市场运营的实践。如能长期坚持这种自我革新,必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接下来将介绍这种实例教学的核心部分。
1964年至1980年
1964年东京举办奥运会,全日本10%以上的人口都集聚于东京。首都东京成为日本向全世界展现自己从战后的混乱时期重新崛起的大舞台。日本终于有望成为世界产业界的一员,进入在国际舞台上闪亮登场的准备阶段,而这场奥运会正是日本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契机。整修街道,建设现代化高速公路,在东京配备大规模全新的地铁网络。
1964年至1970年日本人均小时工资上涨131%,但物价的上升率却依然停在38%。GDP的年率、复利持续10.4%的增长。工厂随处可以看到引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耐久性生活资料的成本和价格都开始大幅下降。一般消费者开始享受这种未曾有过的购买力。消费者收入的增长部分,有很大一部分为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的梦想被储存起来,但剩余部分开始投入到家庭用车、电视机等多种多样的消费中。在这期间,新形态的零售连锁,特别是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涌现的各种企业不再受1955年的规定(‘百货商店法’)束缚,取代了过去的中小零售商店,满足消费者全新需求的同时扩大了市场。
1970年至1982年
70年代对日本来说是一个激荡的时代。70年代初期,消费者的购买力开始产生非常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对于食品、服装、家具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家庭支出所占比率减少,相反,自家用车、家用电器等电子产品、流行服饰、居住用品等方面的支出急速增加。
这种大好形势同时也终止于70年代。1973年和1979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为消费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物价上涨,导致必要的发展受到抑制。对于一直以来高度依存于中东进口原油的日本来说,原油价格的急增直接导致能源相关联的成本上升,零售店的利润受到压迫。由于原油价格以美元为标准,而1978年美元升值直接加剧了这一负面影响。最后,日本采取抑制进口、强化出口政策。至1982年为止,人均收入和物价都以每年6.2%上升。在这期间,GDP的涨幅一直停滞在4.4%左右。
对于那些大型的零售连锁店来说,形势更加严峻,在上述问题以外还不得不应对关于店铺扩张方面的追加性法规制度。伴随着零售业整体成长率的下滑,相对于大型商店来说,那些小规模的零售店铺压力分外巨大。结果在1974年实施了相对于1955年的‘百货商店法’更加严格的‘大店法’,1979年施行了‘大店法’的改正法。法规规定,大型店铺在未获得临近小规模零售业者许可的情况下禁止进行扩张。这样,那些新开设大型的店铺在准备阶段就要花费3年左右的时间,拖得久的甚至还有花费15年的情况。至此,零售业的急速成长时代正式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