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管本币币值稳定,又管汇率稳定,央行能不能一身二任呢?探查的结论是,这要看年头。1997年中国出现通缩,外加亚洲金融危机雪上加霜,内需不足。在那样的情况下,人民币在主动大幅度贬值之后并入市场之轨,与美元挂钩,对出口有大帮助,对稳定各方预期也大有帮助。但经过几年努力,特别是经历国企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国正式加入世贸,以及刺激内需政策收到效果之后,2003年中国已走出通缩,并面临内外需求过旺的新问题。这也是余永定、宋国青分别在2003年提出人民币主动大幅升值建议的背景。从货币角度看,就是别指望钩住美元就保得了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中国是大国,不是香港那样一个小经济用货币局制度靠美元约束港币就可以的。大经济还是要有约束得住自己的货币制度,任由汇率机制充当事实上的发钞机制,美元不毛还好,美元毛了,人民币怎么维系自己币值的稳定呢?
可惜直到今天,中国还是没有过得了这道关。不错,2005年7月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微幅升值,累积起来对缓减人民币超发的压力不无小补。否则,倘若还是8.26元人民币兑1美元,今天中国的日子要怎么过?但是,人民币微幅升值并没有解决货币机制和货币制度层面的问题。在短期效果上,这些年人民币微升究竟能不能抵得住美元累贬的程度,还有疑问。否则,满街的“输入型通胀”,究竟是从哪里跑进中国来的?至于持续微升带来全球人民币升值的稳定预期,更是大麻烦。当今世界,贸易是小头,资本流动是大头。汇率预期指挥千军万马流入中国,那摸着不热的“热钱”要怎样应付才好呢?
事实上,汇率机制仍然是今天中国货币制度的组成部分。央行还是每日每时被动吐出基础货币来购汇,同时又衡量通胀形势,决定把多少吐出去的货币再“对冲”回来。抛开细节不谈,央行的“对冲”工具无论是提升法定储备金率还是发行不同期限的央票,都是央行的负债。这里带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央行负债在理论上是不是国家债务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要不要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这不是小问题,因为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制度,财政稳健永远是货币稳健的保障。
实际的情况是,汇率维稳作为政策目标持久实施,却没有财政预算覆盖该政策的成本。那就是经济学家喜欢问的,收益脱离了实际成本的约束,行为会怎样?讲过了,那会累积“炒豆归己,砸锅归人”的道德风险。思想舆论方面也一样,“坚决顶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看起来英雄极了。问题是,靠口水和文章是顶不起人民币汇率的。真要顶,还要靠物质力量。最可靠的当然是真金白银。没有真金白银,法定信用货币也可以顶一阵。最后要转了一大圈才发现,所谓“顶住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讲到底还是靠国内通胀顶下来的!后来连美国政客都拿这一条做他们国内的工作,不知道我们这里的英雄们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