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重组与权力再分配
2013年的央视“3·15”晚会如往年一样引发了巨大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和过去相比有着很大不同,公众由高度关注央视揭露的无良品牌,演变成一场对于这个有着巨大权威与话语权的电视台揶揄的狂欢。
“3·15”当晚,央视第一场揭露对消费者不公的炮火轰向了苹果公司,包括明星何润东、郑渊洁等在内的大V账号(有着诸多粉丝听众的微博账号的俗称)此间也在微博上发布了质疑苹果售后政策不公的疑问。其中何润东的微博中含有“大概8点20发”字样,敏感的公众迅速认定这是央视在操纵大号,利用虚假的方式为自己造势。
在这期间,央视和大V们对此的解释及何润东删除微博、宣称微博被盗,报警处理的一切方式,都没有消除公众对此的怀疑,“大概8点20发”迅速成为微博上的热点,公众们自编了许多段子发在这个自然发起的话题之下。人们反而开始同情被质疑的苹果公司,央视“3·15”晚会的权威受到了极大质疑。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继而削弱了人们和媒体对其他侵权公司及产品的关注度。
2012年,央视“3·15”晚会也有过类似的局面。当年“3、15”晚会上,央视曝光麦当劳三里屯店过期肉制品并没有按规定扔掉,而是放在保温箱里继续待售。晚会播出后,部分公众认为,在地沟油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麦当劳此举并没有令人那么担忧。这样的反应出乎人意料。这一幕在2013年3月17日的全国两会新总理记者见面会再度上演。见面会上共有11名记者提出了国计民生、国际关系等各类问题,很快公众在微博和各种社交网络上表达出了对两位权威媒体的记者的不满,认为他们在新总理见面会上,避而不问民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空气污染、教育公平等大家关注的问题,转而去满足个人表演或者提出无关痛痒的问题。质问不断出现。
央视与两位媒体记者的遭遇,反映出了今天媒体的现状,在社交网络不断壮大的今天,过去媒介的权威不断遭受挑战。有意思的是,吐槽的包括了绝大多数圈内人:媒体记者也纷纷撰文在各类网站、公众账号、微博账号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吐槽由事件促发,在微博中展开,经由公众的演绎演变成一个热点,又变成媒体热点再度落地。现在,任何一个单向媒体,都无法满足公众对于信息的渴求,哪怕它过去是权威的代名词。
微博与微信的双双崛起,带来了公众参与门槛的极大降低,每个人的账号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自媒体”账号。自媒体账号的极大丰富,带来评价与论声音的极大丰富,并继而将带来传播形式与获取方式的变化,推动媒介的改变与媒介权力的再分配。
这种改变有别于过去的博客时代。2004年前后博客崛起时,门户网站很快接管了博客这一市场,并将之消化为自己的频道之一,博客壮大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模式,但变成频道之后,依然秉承了网络媒体的操作方式:编辑推荐制。只不过新闻频道推荐的是各个纸媒或电视采写的新闻报道,博客频道推荐的是用户撰写的精彩博文。在这一点上,门户网站改良了传统媒体,却没有带来根本不同,发声的主流依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和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