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学术中心与美国利益(8)

这种观点过于肤浅,属于19 世纪自由贸易的理念,在今日早已过时。我们根本不可能任由美国生活方式自我推销,结果只会是将“平民街”文化传播到全球范围,包括插图杂志、合约桥牌、美国俚语以及大学礼仪。当然我们并不为这些“平民街”的东西而羞愧,但重点在于我们本来可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平民街”的自我推销方式远远不够,且对于见识广泛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讲,这些东西只会令他们生厌和反感。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能接触到比《生活》杂志层次更高的方式。这种更高层面关注的是价值观念,关注“我们为什么做这些事”,而不是“如何做”。这些价值观念经过艺术、文学以及戏剧等“文化”介质来表达,它对那些寻求新观念和新艺术形式并具有创造力的人,而不可能是银行家,产生感染力。

近期文化关系司向中美文化协会拨款就证实了这一点。此协会是由孔祥熙创办的,体现的完全是当代中国学院派买办典型的生活方式。协会的经营者与参与者大半是在美国留过学的中国商人,他们在美国留学期间,学到的无非是美国大学生活中扮演啦啦队角色的那套本领。此外,这个协会只对会员开放,属于营利性质的机构。但是对于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中国学生——想要寻求的新思想甚至比《时代》杂志提供的还要多的人,中美文化协会没有什么吸引力。

与此相反,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艺术展览却吸引了成百上千的人前来参观。这里还有一个对外开放的茶馆,同时他们有意识地通过艺术、理念和文学等形式竭尽全力地传播苏联文化的精髓。

中国人会像日本人曾做过的一样接受我们的技术。然而,即使他们接受了现代科学,也不太可能和我们团结起来。这可能仅仅是为中国提供了反对我们的手段罢了。当然,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使中国变得像美国一样,这是不可能的,而是希望在中美之间形成一个共同的立场。日本同时发展武士道精神和坚船利炮技术。中国正接受我们的援助创建重工业,但是中国教育部长信奉“本位文化”,即中国自己的文化,这让人想起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我们决不反对中国民主主义的成长,这对于当地发展是极其必要的,但同时也要推行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主义。

简言之,美国人在系统地阐释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如今我们称之为民主的生活方式上,一直落后于形势的要求。但是对于这种生活方式,我们不得不欣赏它,信任它,同时在尽力从中寻找全球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因素。如果我们能在这里有所贡献,那么我们最好是把它贡献出来。

举个例子,中国有一位年轻的戏剧领域的领袖,他曾在耶鲁大学接受教育,如今在重庆从事戏剧创作工作,他说他对苏联的戏剧以及俄国人的生活了如指掌,但两年来,却对美国的戏剧一无所知。那么文化关系司对此能够做些什么呢?(1942 年12 月4 日)随后,1943 年1 月5 日,亨培克对此发表意见,恰好暴露出华盛顿对此缺乏远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