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趋势》2010年欧债危机(1)

美国政府刚出手救市,金融风暴就刮到欧洲,把欧洲各国冲得稀里哗啦。第一个被“放倒”的竟是北极圈内只有32万人口的冰岛。这个小国在10年前放开金融后,雷克雅未克的银行家们就跑到伦敦忽悠:“你们英国人真不开窍,英镑存你们自己的银行利息这么低?赶快转存冰岛银行,马上给10%的利息。”又去阿姆斯特丹吹风:“你们荷兰人还这么胆小?给这么少的利息你们也干?赶快转存冰岛银行,马上给10%的利息。”结果,保守的英国人和谨慎的荷兰人都是见钱眼开,悄悄把钱取出来存到冰岛银行。金融海啸一来他们全慌了,赶快到冰岛银行取钱。冰岛银行说:“你们存的都是定期,还没到时候呢,回家等着去。”第二天冰岛银行就宣布银行破产,外国人的存款全成了坏账。

下一个是希腊。2009年10月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政府欠了一屁股债没钱还,引燃了欧债危机的导火索。希腊是欧元区国家,流通货币是欧元,如果希腊倒下,其他欧元区国家也会被一个一个拖下水,当时欧元区国家陷入一片恐慌。于是,欧元区各国商量是否要大家凑钱先救希腊。当德国政府准备掏钱的时候,德国人不答应:“我们德国人每星期工作五天、休息两天,他们希腊人每星期休息五天、工作两天,还好意思占这两天时间上街游行。希腊人躺在爱琴海边晒太阳,德国人在车间里埋头苦干,凭什么拿钱养他们?不给,坚决不给!”

但是,欧元区由17个国家组成,欧盟这条大船就是用欧元绑起来的,问题是弱国顺便也把强国绑了。同舟共济的好处是抗风浪能力更强,坐上面大家都稳当,还能大大降低贸易成本,增强本国本地区的竞争力。坏处是掉头不易,一旦出事谁也别想溜,无论哪块船板进水,大家都要扑上去堵漏,否则会一起玩完。你想,各国都使用同一种货币,人能跑得过钱吗?当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希腊人更霸气:当初是你们拉我来壮门面的,我这辈子不吃定你们还能吃谁?现在捅这么大个窟窿,你们居然还敢装蒜?小心到时候大家一起“壮烈”!

希腊债务危机每况愈下,不救还真不行。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决定共同出资1 100亿欧元救助希腊,但要求希腊政府必须减少开支,降低公务员薪酬。结果希腊人一次次上街游行,抗议缩减福利开支,抗议降低他们的工资,这笔资金注入希腊后并没有压住险情。一星期后,欧盟又联合IMF推出7 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尽管如此,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接踵而来,到2010年5月危机扩散开来,先是爱尔兰,之后是葡萄牙、西班牙,还有意大利,甚至波及法国,从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而且有向银行业蔓延的趋势。欧元遭遇问世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当市场对一国政府的偿债能力产生怀疑时,该国在国债市场的筹资能力就会急剧下降,有的国家根本就搞不到资金,造成国债滚动中断,债务危机由此爆发。到了2011年8月危机越发严重,希腊有可能脱离欧元区,这个问题反复刺激了市场的神经。这时,大批资金开始撤离欧洲,市场流动性减少,也就是说市场上不容易找到钱了。市场对欧元区是否崩溃的质疑越来越强,欧债危机愈演愈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