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诞生的理论
许多人都清楚地记得,他们在青春期之前,曾对“小孩子从哪里来的”问题产生过强烈的兴趣。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真是花样繁多,各各不一。有的说小孩是从胸腔中跳出来的;有的说从胳肢窝下钻出来的;还有的说从肚脐眼中挤出来的。若不是通过分析,我们很难记起小时候的这些探索活动。那时我们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怀孕,是因为她吃了一种什么特殊的东西(如童话中所说的那样),才使小孩子像大便一样产生出来。幼儿期的这些理论使我们联想起动物界通用的构造法则,尤其是那些比哺乳类动物低的动物种类,它们不都保存着泄殖腔吗?
性行为中包含的虐待意味
由于成人多认定小孩子是天真无邪的,绝不会想到性的事情,所以便不顾影响,把成人的性行为暴露在这些幼稚的儿童面前,使他们脑子里对性行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这不过是一种欺负、侮辱和带有虐待性质的行为。精神分析的实践表明,幼儿的这一印象经常促使性目的转移到虐待方向上。此外,儿童还经常猜想着,性行为究竟是什么意思。对他们的幼小心灵来说,这也就等于是在追问,究竟婚姻是什么意思。他们总觉得,这是一个与大小便功能密切相关的问题。
幼儿探讨的注定失败
一般说来,幼儿的性理论乃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天赋总结出来的,因而难免要犯下令人可笑的错误。但总的说来,他们对性过程的了解,已远远超过了父母们的想象。小孩子可以看出母亲怀了孕,也知道怎样去解释。他们常常听到“鹳鸟送子”的故事,总是默默地和深深地怀疑着。但无论如何,有两件小事是儿童不可能知道的,这就是:精液的授精功能以及女性生殖器的存在(因为这些在小孩身上还不发达)。有鉴于此,儿童的设想和推理常常劳而无获,最终仍然茫然无知。这种情况常常永久地挫伤儿童的求知欲。幼儿对性的探讨总是自己单独进行的,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迈向独立自主、自寻方向的第一步。在这之前,他对环境是绝对信任的。自此之后,在他面对着周围的人时,总免不了会有一种强烈的疏离和孤独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