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华为奋斗者的精神感召任正非的家国观念
《我的父亲母亲》是任正非的长篇回忆文章,这种情感真挚而浓烈的纪念文章,袒露着任正非的内心世界,用它来解读任正非本人的精神向度,可能比其他任何讲话与座谈会纪要更有说服力。
任正非是这样介绍他的父母的:
爸爸任摩逊,尽职尽责一生,充其量可以说是一个乡村教育家。妈妈程远昭,是一个陪伴父亲在贫困山区与穷孩子厮混了一生的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园丁。
这里,任正非没有使用更为确切的“中学校长”的职位来指称父亲,而是冠之于“乡村教育家”;对于母亲,则称之为“园丁”。由此可见,他是颇以父母的教师出身为傲的。因此,在这样贫苦的家庭生活里,任正非内心还留有这样一种让他感到可称尊贵的基因。接下来,他简介了他父亲这名“乡村教育家”的经历——
爸爸穿着土改工作队的棉衣,随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同进入贵州少数民族山区去筹建一所民族中学。一头扎进去就是几十年……
由于爷爷的良心发现,也由于爸爸的执着要求,爸爸才读了书。爸爸在北京上大学期间,也是一个热血青年,参加学生运动,进行抗日演讲,反对侵华的田中奏章,还参加过共青团。由于爷爷、奶奶相继病逝,爸爸差一年没有读完大学,辍学回家。时日,正值国共合作开始,全国掀起抗日高潮,父亲在同乡会的介绍下,到广州一个同乡当厂长的国民党军工厂做会计员。由于战争的逼近,工厂又迁到广西融水,后又迁到贵州桐梓。在广西融水期间,爸爸与几个朋友在业余时间,开了一个生活书店,卖革命书籍,又组织一个“七?七”读书会,后来这个读书会中有几十人走上了革命前线,有相当多的人解放后成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粉碎“四人帮”后,融水重写党史时,还把爸爸邀请过去。
这段文字,任正非把父亲早年经历描述得非常清楚,彰显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形象。这一番描述,既有为其父亲在之后的“文革”中受到的迫害叫屈,同时也表明了任正非对于父亲这段抗日救国的经历深感为荣,如同他对父母身为教师而感到光荣一样。
父母的教师身份,培养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华为发展后的社会捐赠活动,很大部分是面向教育领域的。但更加重要的是,父母的优秀也让他对自己的人生不甘于平庸。文章讲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文革武斗时期,任正非扒火车回家,半夜才见到了父母,第二天清晨临走之时,父亲脱下脚上的旧皮鞋交给了他,嘱咐他要学习知识,不要随大流,“学而优则仕是几千年证明了的真理”,“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妹”。怀抱对父母的骄傲和温暖,任正非文革武斗正酣之时,埋头于学习。他不仅学习实用的数学和外语,还学习了帮助他思索人生的哲学、逻辑学。
任正非是家中老大,在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里,长兄如父的概念甚于一般家庭。作为长子,任正非需要为父母分担家庭压力,照顾更为幼小的弟妹,这种深深的责任感,是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给予任正非的精神品质。文章里还提到,在三年困难时期,任正非一家九口人全靠父母的工资生活,生活十分拮据,而在他将要上大学时,母亲却给了他两件衬衣,这让他心里想哭,“因为,我有了,弟妹们就会更难了”。这种长兄的心态在文章的其他故事里也有流露。任正非说,高考前三个月,为了让他能安心复习功课,不至于饿到肚子,他的母亲早上总会悄悄塞给他一个小小的玉米饼,“我能考上大学,小玉米饼起了巨大的功劳”。但“这个小小的玉米饼,是从父、母与弟妹的口中抠出来的,我无以报答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