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啊?哦,你是指关于‘躲藏’那部分?”
他:“正是这个。虽然之前她目睹了父母的争吵,但三、四岁孩子是无法理解父母所背负的压力的,也就是说虽然这件事对她造成了影响但并没那么大。而之后,母亲所提出的限制——在亲戚面前少说、少动,尽量不要引起别人注意——这个命令式的要求毫无疑问扩大化了她印象中父母所争吵的内容。所以她会错误的认为,妈妈的要求其实等同于某种程度上的嫌弃。因为孩子虽然不能完全理解来自于家族的歧视,但是孩子本能的知道这么做能的目的是降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存在感——躲起来——这行为本身就意味着消失、隐藏,甚至进一步演化为‘不存在’这个概念。”
我:“So?”
搭档:“So,虽然她家族中那些碎嘴的亲戚并没有直接对她造成什么严重的心理影响——毕竟那些言论的针对性更偏向于她的父母,但是她母亲对她的告诫却真实而确凿的影响到她的心理。加上之前她曾经亲历过父母的争吵以及争吵内容,进一步强化了记忆中父母因她而起的冲突。也就是那时候,她完全而彻底确定了‘我是被嫌弃的’想法。”
我:“嗯……是这样,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扭曲印象直接影响到了她现在的行为本身?”
搭档站起身去倒了杯水:“不,就算是这样也还没什么,直到最后一根稻草出现。”
我:“哪个?”
搭档:“你忘了?她是二十岁左右才产生这种行为的,为什么?因为她刚刚描述过,在自己二十岁左右,某次父母争吵的时候又带出那个话题了。不过我相信他父母之所以提到这个该死话题,其实只是因为日常琐事而发生争执,翻出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罢了,而并非针对她。但不凑巧的是,这次并非针对她的争吵恰好让她听到了,并且从潜意识层面唤醒了童年的记忆,同时也进一步把那个扭曲的印象强化。这个,就是真正导致她行为、嗜好异常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也正是从那个年龄起,她又在重复执行着母亲的命令:‘隐藏自己’,把周边都弄成黑色模拟黑暗,穿黑色的衣服,甚至打算染黑皮肤来溶于黑暗之中……藉此来消除存在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