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最不该谈论战争的国家(二)(2)

不到美国,不和这些美国人接触,你想象不到越南战争给他们的创痛是何等深重。讲起在那场战争中死去的同事,国家军事学院教务长绍尔上校能够在餐桌上放下汤匙,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武装力量工业学院院长柯因斯将军也默默无言,抑制不住长叹。

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北侧,有一座嵌进绿地中的低矮建筑,远看很不起眼,近到跟前才觉出非同寻常。此即现在举世闻名的越战纪念墙。该纪念墙由两扇像手臂一样“V”字形伸开的黑色大理石墙组成,一扇朝向利剑般直指天空的华盛顿纪念碑,一扇朝向坚如磐石的林肯纪念堂。78米长的黑色大理石墙面上,58 209名死亡或失踪的美国军人姓名密密麻麻地刻在上面,似是聚集在此,向开国元勋华盛顿和民权总统林肯无声地倾说与诉求。人们在这里默默地走,默默地看,默默地念。没有人高声宣泄,没有人哀声痛哭,却能感受到一个民族心脏中的鲜血,从这里默默向外流淌。

这个取低矮不取高大取压抑不取张扬的建筑,给人留下一种震撼心魄的至深印象。我们没有想到这个1982年建成的建筑,竟由一位21岁的耶鲁大学女学生设计。一位80年代的青年人,竟能如此深刻地理解60年代青年人的命运。

越战纪念墙现在每年接待150万人次以上的游客。华盛顿所有的纪念地,每年来这里的人最多。它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圣地。几乎任何时候,你都能看见墙下花圈不断,人们络绎不绝。很多人站在墙下寻找自己的家人或亲友,轻轻触摸刻在墙上的名字。孩子们则拿出白纸铺到上面,然后用铅笔精心拓下这些姓名。

这段黑色大理石墙壁是美国人的“哭墙”。当美国大兵挥舞英国雄狮的尾巴鞭打全世界的时候,很多场合不得不鞭及自身。

但参战者不一定都反战。在林肯纪念堂南侧,1995年建起了一段与越战纪念墙相对应的朝鲜战争纪念墙,也同样是由当年参战的老兵倡议修建的。在一段长达10余米的墙面上,刻有这样一行字:“FREEDOM IS NOT FREE”。最初有人以为它是反战口号,要表达“自由国家无自由”这样的概念,后来才明白不是那么回事。其准确的意思是“自由并不意味着放弃义务”,意即面对国家需要,任何人都责无旁贷。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名言,在美国社会广为流传。其中所包含的精神底蕴,已变成对过去参战的歌颂与怀念了。

旁边一块小石碑上的另一段话就是最好的注解:“OUR NATION HONORS SONS AND DAUGHTERS WHO ANSWERED THE CALL TO DEFENCE A COUNTRY THEY NEVER KNOW AND A PEOPLE THEY NEVER MET”(译:光荣属于那些响应国家召唤的儿女, 他们保卫的是他们从不了解的国家,和从不认识的人民)。

随着时间推移和形势变化,他们的国家观、战争观由兴而衰又由衰而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