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要求朱可夫不是以一名苏军高级将领、莫斯科保卫战的主要指挥者,而是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回答这个问题,其分量之沉重,即使那场战役已经结束了64年,今天依然能够像铅块一样沉甸甸地感觉出来。
仅仅三个月前,朱可夫坚持要求放弃基辅,并因此失去总参谋长职务。此时面对斯大林以共产党员对共产党员的坦诚,朱可夫沉默了一会儿,一字一句地回答最高统帅:“我们能够守住莫斯科。”
真是危难时刻。真是字字千钧。
朱可夫军事生涯中先后指挥了无数个战役,包括辉煌的攻克柏林大会战,但没有哪一次战役像莫斯科保卫战这样关键,没有哪一句话如“我们能够守住莫斯科”这样字字千钧。
一句古谚语说:“性格即命运。”帕夫洛夫与朱可夫的差异当然不只是性格,但两人的命运在战争中被岔开,永远不再会合。
我常想:如果当时不发生战争,又会如何?
如果不发生战争,两人当然都能够在苏军中平步青云,帕夫洛夫还很可能走到朱可夫前面。
但战争发生了,不以人的主观为转移。战争撕去一切假面,对军人做出最严厉无情的淘汰和筛选。
我又想:如果历史能够重新开始,又将如何?
如何历史能够重新开始,帕夫洛夫肯定会对他的观点和做法做出大幅调整,向他的同事和战友朱可夫靠拢;那么希特勒的军队就不可能如此顺利地长驱直入,悔过的帕夫洛夫同样可以享受到英雄的辉煌。
但历史无法重新开始。
这正是历史的庄严和悲壮。
朱可夫也不是从来不犯错误的天才。后来人们把他的种种缺点罗列出来,如骄傲、专横、跋扈、“波拿巴式人物”等等。主观上说,那是因为他的毛病也不少;客观上看,那是因为战争已经过去,和平已经到来。
在灾难危重、艰难困苦的战争时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能够有这样的军人挺身而出,那是民族有幸,国家有幸,军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