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插在牛粪上是有道理的(5)

再看一题。一剩女屡次相亲都没有结果,她经常说:“我的要求根本不高,为什么找不到合适的呢?”她才貌尚好,收入中等,你认为她适合找一个什么样的结婚对象?

A.有车有房,父母皆有退休金

B.学历高收入高,未来潜力无限

C.性格好,懂生活,疼老婆

D.各项条件一般般,综合素质还可以

你也许会说,ABC任意一项就非常好了,剩女年纪大了,婚姻优势不在,选D也没什么不好。剩女小姐可不这么想,她嫌A性格太差长相欠佳,嫌B家里有生病的老人,嫌C没出息,至于D,更加没感觉。如此鲜花,难怪连块落脚的土壤都找不到。

剩女小姐的情况,与下面这个例子很相近:国外有一年轻美女,有一天在社交网站发了一个帖子,说自己想要找一个年薪50万以上的男人,她礼貌地说:“我知道这个网站不乏这样的人,真心想问问你们,怎么样才能嫁给你们这样的人?”

一个男人很快回复了她,首先他表明身份,说了自己的工作和薪金,然后说这个女孩的想法太过简单,是在用美貌兑换金钱。但是,美貌年年都贬值,而这些男人的能力只会增加,资产也会增加,结论就是娶她太不划算,最多谈谈恋爱。他建议这个美女:“与其嫁一个年薪50万美元的,不如自己成为年薪50万美元的。”

很多时候,有人片面地理解了婚姻的“互补性”,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固然没有错,但也要先看看自己的条件,看看是否“门当户对”,结果往往高不成低不就,白白耽误了大好青春。而且,这些剩女们并没有仔细想这样一个问题:在婚姻中,自己能够奉献什么。一旦她们愿意仔细想想,择偶的眼光就会大大不同。

曾有心理学家说过:“结婚,不是你喜欢某个人,而是你喜欢某一类人。”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乍听起来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劲。的确,人们选择的肯定是某一类人,但如果身边的这个人换了张脸,或者换一个小习惯,当初自己真的还会选这个人吗?爱情是微妙的事,只能落实到个体的人,而不是从某一类中挑出一个,所以,这类伪心理学理论看似合理,其实只是空口大道理,没什么实质意义。还不如说得俗一点粗一点:结婚,多数时候是缺啥补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