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初交手,联合国军没摸到门就败了(1)

志愿军“帅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帅”

1950年10月19日黄昏,鸭绿江。

北国深秋的寒风中,冷雨滴滴。

就在这一天的傍晚,按照毛泽东主席的命令,26万中国大军云集江边,准备过江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其实,志愿军过江,既没有雄赳赳,也没有气昂昂,而是默默无声。

无声,悄悄地,默默地。

就像中国北方庄稼汉子的讷言一样。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声处,却要听到惊雷,听到中国军人乃至中华民族憋了百年的一声惊雷。

这个惊雷,震惊了整个世界。

长长的队伍,弯弯曲曲,前望不到头,后望不到尾。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38、39、40、42军共四个野战军,还有三个炮兵师,分别在安东、长甸河口和辑安三个鸭绿江渡口,分排六列,几乎同时悄悄开赴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安东,就是现在的丹东,一个著名的渡口。

有两辆汽车,赶过队伍,急驶前行。

一辆吉普车,一辆卡车。

汽车越过队伍,驶过鸭绿江,迅速消失在朝鲜新义州的茫茫夜色中……

谁也不知道车上坐的是谁,谁也不知道他们提前进入战场要干什么。

车上坐的,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大军未开进,司令官就携电台车,提前开进了战火纷飞的战场。

意想不到的是,一开进朝鲜,司令员彭德怀就遇到了麻烦。

他竟然与军队失去了联系!

原来,按照毛泽东的要求,为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志愿军所有电台在入朝时,全部实行静默。包括司令员彭德怀的。

由于着急开进,彭德怀的电台车还掉了队。

就是说,连那台实行静默的电台,也不在司令官的手里头了。

这事闹的,呵呵。

好比元帅没了传令兵,那可怎么指挥打仗?到了要用时,彭德怀着急了,急得直嚷嚷:“他娘的,两手空空,又聋又瞎,叫我怎么打仗?”

仗未开打,中国军队竟然“帅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帅”。

这仗可怎么打哟!

有一正,就有一负,这就是辩证法。

麻痹了敌人,同时也麻烦了自己。美国军队侦察不到中国军队的声音,中国军队也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了。

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决策?

这就要看是正大还是负大,正大,则可选择;负大,则放弃。净好没坏的事,天底下根本就不存在。

很多人一辈子干不成事,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什么都想要。

想发财,又不想冒风险;

想干事,又不想得罪人;

想抱西瓜,又不想丢芝麻。

结果什么也得不到。

一入朝,彭德怀就深入到敌后去了

深入,这是常挂在人们嘴边上的一个词儿。

领导常教导人说,做事要深入。但什么是深入、怎样算达到了深入,很多人都未必有正确的理解。

志愿军的统帅、前线司令官彭德怀做事,你看看是不是深入?

他有多深入呢?

10月21日晨6时,由朝鲜外相带领,彭德怀深入到一个叫大榆洞的地方,与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会晤。

会晤时,他们发现,天上大批敌机呼啸而过,四周炮声隆隆、坦克横行。

临天崩而不惊,处地裂而不惧,这是一名大政治家、大军事家的重要素质。

在这里,我想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统帅。当胡宗南的大军开到延安附近时,毛泽东仍然在看资料,直到胡宗南大军的枪炮声响成一片,几乎就要到了延安城下时,毛泽东才在大伙的催促下,跨马扬鞭而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