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革命方程式(2)

民国初期,中国的外患主要表现在俄国和日本,一个是熊,一边是狼,从感情上来讲,熊和狼都是恶棍,都伤害过我们,都该打,这就是中国领袖的使命,也是试金石。清廷贵族表现很差,对俄国丢掉了大片领土,对日本丢掉了朝鲜,让日本人进入东北。袁世凯更卑鄙,为了当皇帝居然想出卖中国的利益给日本。孙中山似乎找到了近似于正解的道路,提出联俄政策,但尚未将联俄的策略对准日本人而是对准国内的军阀,天不假年,历史没有给他时间来证明他是否明白和能够解决这个难题,而按照他做事情的套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能解决这样巨大的难题。蒋介石联俄打败军阀后,居然立刻与苏联翻脸,对日本的蚕食反倒是不予理会,蒋介石在这道难题上给出了负解,带来最糟糕的后果,放任日本人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和俄国人翻脸使得俄国人处心积虑挑唆促使外蒙古分离出去。可笑的是居然有人因为蒋介石反苏,就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不要忘了,蒋介石是世俗领袖,领袖的使命就是保护中国的利益,联俄是谁也不想的屈辱,但为了民族必须低头,是斗争必需的策略,再强大的国家也不能同时面对两个强敌,是战略层面的基本智慧,这不是面子问题,而是民族生存和利益问题。

可问题是积弱的中国谁都打不过,倒有可能让恶兽给撕掉,这时候怎么办?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需要我们的领袖具有高度的智慧,这就是政治,这一道难题唯一的正解就是联俄是为了抗日。抗日是唯一正解,然后再找机会和俄国人算账。知道并做到这一点的是我们的领袖毛泽东,只是这一过程将长达半个世纪。

我们再回到1923年,此时毛泽东尚没有把握权力,他只是共产党内一个小团体的领袖。共产党尚在幼年,力量也不大,俄国人希望与国民党合作,同时又将中国共产党作为左派掺和进去,这就是当时的情况。与别人合作于毛泽东毫无困难,更主要的是毛泽东尚没有找到通向成功的方向和道路,他也没有找到可以依靠的力量。

在“三大”上,毛泽东尚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唯一值得表述的是他和张国焘产生了不愉快,大约就是从这时候起,埋下了今后不合作的种子。

“三大”上,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被开除)为中央局(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成员,五个人中有三个人原来是新民学会成员,蔡和森早在1921年就回国了。陈独秀为中央局委员长,毛泽东为中央局秘书,秘书权力很大,近乎第二的位置。新民学会暂时成了共产党的最大派别。

这时他30岁,刚好是“而立”之年。

湖南没有国民党组织,国民党湖南地方组织是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建立的。经过毛泽东的努力,湖南在大革命时期成为国民党组织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这就是毛泽东能够得到孙中山青睐的原因,这就是毛泽东进入国民党最高领导层的资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