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才是人间的真相(4)

宪法主要是指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希望最高层有觉悟,希望他们看在民族和国家人民的分上自觉地做出进步的决策,无非是说皇上(太后)啊,你看看人家英国女王多高明啊,坐享进步,再看看日本天皇也是不错的,至少日本人进步了,你能不能让出你的那点权力,少得一点利,这样你就可以光荣啊,就可以青史留名,永垂不朽啊。可惜的是中国的贵族们没那个觉悟,慈禧不答应,后果固然是给大清帝国带来灭亡,没了皇帝,中国社会也没有因此而进步,反倒是中国社会大分裂。

“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这就是智慧。单靠某种形式的变化,不成,就是靠着军事、教育、实业等具体的做法也不成,需要的是全面的革命和牺牲。这恰恰是最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好在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意识到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玩的多是花活,都是支流末节,虽然这时候的他尚未找到本原,但他已经知道别人的错了,这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这种否定就是真理的分量。所有指责毛泽东的人要注意了,就你知道的那些个理论和道理,能高过古今中外的哲人们吗?如果不能,那就谦虚一点,好好想想自己的那一点悟性是不是细枝末节呢?中国社会是经历过真正的大的动荡的,中国社会是处于一盘散沙的,中国是给过各类主张的人们以机会的,各式各样的想法导致各式各样的做法,都试过了,都不成。这就是结论,这个结论可能叫人不好受,不愉快,但情况是越来越糟,再没有太多的空间和时间容许中国人悠哉游哉地变革。这就是中国的实情,不承认这一点谁拿你也没有办法,只是后人如果轻易否定先辈的血汗,实在是不肖子孙啊!

上面这些能了解早年毛泽东的思想的珍贵资料出自毛泽东给他的师友黎锦熙的信中。黎锦熙先生离开湖南一师后长期在北京教书,生活较为安定,所以为我们保存了这样一些重要的历史资料。

毛泽东此时游走于“宇宙乃一大我”的膨胀和卑微的社会地位的压迫之间。“宇宙乃一大我”,这种表述是毛泽东的读书心得,既然宇宙是一大我,那地球呢?地球就是一个小小寰球,有时候它就像兵乓球那么大,小小寰球出现在毛泽东后来的诗句里,兵乓球出现在半个世纪后中美外交史上。卑微的社会地位,表现在毛泽东没有钱又要买书,只能从伙食和衣着上抠,不在乎物质享受是由于志向远大,被燃烧的信念和理想所支撑,对物质没感觉,那不是憨豆吗?压力不可怕,怕的是不能将它转化为动力。家境贫寒的学子要注意,要么直接放弃读书去获得财富,读书并不是获取财富的最佳通道;要么静下心来苦读,获得社会的认可,切忌三心二意,在校园里面与富家子弟攀比物质享受,这样的攀比是毁灭性的,有百害而无一利。

毛泽东没有这些问题,读书期间他的心灵在哲学、伦理学的王国里寻觅着、遨游着,他从中外文化里汲取了营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