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父出头,光荣进入奸党名录(2)

“廷杖”是大明王朝最有特色的刑罚方式。就是把触怒皇帝的大臣拖出午门杖打。负责行刑的是锦衣卫校尉,监刑的是司礼监太监。受杖官员被扒掉官服,用草绳捆绑,趴在地上,行刑校尉都有多年的执法经验,他们以司礼监太监的表情动作为下杖轻重的依据:若太监两脚成外八字张开,受刑之人尚能留下一条性命;若太监两脚尖靠拢,受刑之人就要毙命杖下。

大明廷杖的主要特色有:一是公开透明,没有猫腻。传旨太监当廷宣布某人的罪行,宣布打某人的屁股,而不是遮遮掩掩,给犯错的人留面子;二是严肃认真,不走形式。廷杖决不是吓唬人,做做样子,而是招招有力,棍棍见血。三四十棍下来,轻者要割掉数斤腐肉,留下终身残疾,重的直接住进棺材,告别这个世界;三是捉摸不定,说来就来。皇上情绪变化之快,有如热恋中的少女,明明刚才还口口声声叫你爱卿,一个转身又能叫你趴下;刚才还夸你是国家栋梁之材,片刻之间就能把你变成废材。正德元年十二月,北京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滴水成冰,而比天气更为恶劣的,是恐怖的政治氛围;比寒风更让人心寒的,是报国无门的官场。一个小小的工部主事,仅仅因为一封算得上不痛不痒的上书,就要付出无比惨重的代价。孝宗刚刚去世一年多,他开创的那个开明的政治风气,似乎已经不复存在。

这一天,几个全副披挂的锦衣卫校尉冲到了兵部衙门,把还在办公的王阳明揪了出来,要带他到一个他一直非常向往、但从来没去过的地方。

这里是午门,不远的地方就是奉天殿,是这个国家权力的核心地带。是皇帝每天朝见大臣、商议国事的地方,当然,只有三品以上的高官,以及一些特殊部门的负责人,才有资格进入朝堂。六品小吏王阳明,连列席旁听的资格都没有。这一次,他倒是有幸站到了离权力核心最近的区域,并且品尝到了皇权的威力。

一个面无表情的太监宣读完了圣旨,几个粗壮的大汉就把他粗暴地按倒在地,熟练地扒下了他的裤子,让他白净的双腿完全暴露在了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中。王阳明无奈地闭上了眼睛,摆出一副听天由命的架势。几位老粗可能没见过这么白的男人大腿,警惕地交换了一下眼神,那意思好像是说,赶紧打,早点打完早收场,别把人家王公子冻坏了嘛,随手扔过一块方巾,让王大人堵住嘴。

大棒落了下来,每一下都是钻心的疼痛。每一棒下来,他都以为自己要死了。每一棒下来,他都感觉到鲜血的喷涌而出。对一个体质偏弱的人来说,流血过多可是致命的,刘瑾看来是下了死命令啊,没有一棒是走形式的。才二十几棒,王阳明就已经昏死了过去,大汉们一盆凉水浇下,他又无奈地醒了过来,继续接受这个煎熬。闻讯赶来的王华,只能呆立一旁抽泣,毫无办法。

他很清楚,儿子这四十棍,是替自己挨的。如果王阳明不挨这四十棍,他王华身为礼部左侍郎,对于刘瑾的专权不做有分量的表态,就逃脱不了满朝文官的指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