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竹失败,否认的是朱熹(2)

一个人的坚持更加困难,身体越来越沉重,视力越来越模糊,呼吸越来越急促,心跳越来越混乱……恍惚之中,他看到了朱子站在天上朝着他笑,不过不是善意的微笑,而是戏弄式的大笑,他似乎听到朱子在说:“傻孩子啊,你走火入魔了,我老人家说的格物,是叫你这么格的吗……”

王守仁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了床上,妻子拿着方巾,正在小心翼翼地擦去他脸上的汗水:“大夫刚来过了,说你身体虚弱,要好好休息……”王守仁脸上直发烧,自己这个当丈夫的,思维却如此简单。

朱子说的格物致知,只是说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存在之理,需要多观察思考,总结规律。人家也并没有说,你天天盯着一块石头,就能参透它的机理。但天性敏感的王守仁,却对朱熹学说的权威性产生了一定的怀疑。至少他的“格物致知”之说,并不是通向圣人之境的康庄大道,而且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朱熹可能是错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无疑是离经叛道的。专制社会的教育,强调的是接受与服从,而非怀疑与挑战。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尽管已经娶妻,其实从各方面讲还完全是个孩子,他居然敢质疑朱熹,那普天之下,恐怕就没有什么是不能质疑的了。而所有的经典,在他眼中也不再完美无缺。

也许没有守仁格竹的失败,就很难有后面的龙场顿悟。年老时的王守仁总结道:

“大家都知道格物要学朱子,但又有谁是这么做的?我就做过。当年,我与姓钱的朋友讨论,做圣贤要格遍天下之物。现在,我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力量?……等我在贵州三年,才深深领会了朱子的意思,才知道天下之物本来就没有可格的。格物之功,只在自己的身心,我决然认为,人人可以成圣,这就有了担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