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

虽然我一直在讨论软实力,但却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我主要参考哈佛大学教授、克林顿政府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界定。奈在发展和倡导软实力方面所做的工作无人能及。关于软实力的书籍和文章大量涌现,奈的著作也受到广泛关注。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依靠其在政治价值观、文化和外交政策上的吸引力来影响他国偏好的能力”。软实力对应硬实力,但经常与硬实力混淆。硬实力是指通过胁迫或收买的方式让他人追随自己的能力,主要来自军事或经济力量;软实力则主要依靠劝说或合作等方式获得期望的结果。与硬实力不同,软实力是一个描述性而非规范性概念。软实力既可用于善意的目的也可用来做坏事;不仅政府有软实力,非政府组织也有软实力。

软实力有效与否取决于行为者在特定团体中的信誉以及行为者之间的信息流动。随着全球化及网络通信系统的兴起与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所以近几十年来人们特别重视软实力。在第3章我们将会看到,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常常被视为软实力的来源。

软实力不是指除军事实力之外的任何事物,比如经济制裁就不是软实力——由于制裁具有明显的强迫性,所以是一种硬实力。人们常常对此感到困惑。在讨论权力时,许多人倾向于在可能催生一种行为的资源与实际行为本身之间画等号,这就是所谓的“途径谬误”。拥有权力资源与真正拥有权力是两码事儿。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却奇怪地逃脱了许多观察家的法眼,我们将在下文就这一点展开论述。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位顾客在餐厅用完餐后给了一大笔小费,希望下次就餐时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那么这就不是软实力:一方面,这属于收买行为,所以不是“软”的;另一方面,他只是利用了资源(在这个例子中是小费),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这也不是“权力”。假设这位顾客下次来就餐时并没有多给小费,而是告诉服务生虽然他非常喜欢这里的食物,但如果主厨能再多放点大蒜,食物就会更加好吃也会更加健康,毕竟大蒜可以添香,还有抗氧化的功效。单就防癌这一点来说,这一建议难道还不值得餐厅重视吗?但这究竟是不是在施加软实力还不一定。尽管这位顾客试图通过介绍大蒜的价值进而从观念上说服餐厅(没有动用武力或者收买),但仍要看这种想法对餐厅厨师是否有吸引力。如果这位顾客下次来就餐时发现食物里的大蒜增多了,那就说明软实力得以有效发挥。这位顾客的建议被采纳与否还取决于他在这家餐厅的信誉。他是一位有礼貌的老顾客,还是一位又闹腾又不好相处的顾客?这是影响餐厅是否认真考虑其建议的重要因素。

最后,把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起来运用就是“巧实力”,即整合武力、强迫、收买、劝说等软硬兼施的手段,“既强调强大军事力量的必要性,又重视联盟、伙伴关系和各级机构在扩大影响力和提升诉求合法性中的作用”。

有一点必须指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界限并不总是那么分明,两个概念经常相互交织。然而,利用软实力来实现经济目的(比如通过推广国家形象宣传片以期增加出口)和将经济援助等同于软实力(经济援助并不是软实力)是有区别的。利用资源以期实现某个目标和真正实现了这个目标也是有区别的——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提过,就是途径谬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