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财富金字塔的第几层?(1)

如果“后富”只是权宜之计,或许我们大多数人不会有这么多的焦虑之感。正在于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共同富裕”势必要经过更长久的等待,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天,甚至我们的下一代都不太可能的时候,我们不淡定了。

我们看别人的造富神话不亦乐乎,再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到底在财富金字塔的第几层?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分层一切以政治为纲,而改革开放之后,标准变了——随着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以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导向,经济因素逐渐居于上位。我们在分析财富金字塔时,社会学家中流行的“社会分层”理论具有借鉴意义。

社会学家李强有一个分层标准,他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利益获得和受损状况,将现阶段中国社会成员分为四个利益群体或利益集团:特殊获益者群体,是在改革20余年中获益最大的人,如民营企业家、各种老板、公司董事长、高级经理、工程承包人、市场上的各种经纪人、歌星、影星、球星等明星,以及与外资、外企结合的外企管理层、技术层等等;

普通获益者群体,改革以来在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方面获得了明显的利益的群体,包括各个阶层的人,其中既有知识分子、干部,也有普通的经营管理者、办事员、店员、工人、农民等;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是指在改革的现阶段利益受到损害者,包括在改革前期获益的前两个群体中的一部分,如城镇中的失业、下岗人员;

社会底层群体,最初曾称之为“利益绝对受损群体”。李强将第一个群体称为上层,第二个群体称为中层,第三个群体称为中下层,第四个群体称为底层。

在这四个层级中,上层主要是工商业层和老板层,拥有的财富最多,人数也最少。这是因为此类人在放开的市场机制中走得最快,因此集聚了大批财富。当然,到了今天,或许这个分层标准又要发生微妙的变化——权力变现已经成为远超过民营创富的途径。

虽然私营业者曾经创造过辉煌,达到金字塔的顶端,可是直至今日,他们与白领阶层其实已经共同处于中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