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如何炒作黄金(2)

黄金的炒作,达到人类有史以来的顶峰,是什么原因?从历史上看,中国30年来有过三次通胀,唯独本次通胀是尤为值得注意的。

《东方早报》的一位记者曾梳理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的3次大的通货膨胀:

1. 第一次通胀(1979-1980年)

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和1980年,我国连续两年财政赤字都达170亿元以上,国家不得不增发130亿元货币来弥补国库亏损。1980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78年增长63.3%,大大超过同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6.6%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37.3%的幅度,自然引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使商品价格上涨率达到6%的波峰,到了经济危机的临界点。后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这次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2. 第二次通胀(1986-1988年)

1986年后,由于政策调整,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行,旧有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又使通货膨胀再度爆发。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 454亿元,比1983年多出925亿元,增幅为174%。这是因为工资改革、职称评定及随之而来的基本建设投资大规模升温,乡镇企业以银行信贷形式大批上马,导致了市场对货币的大量需求。1988年3月,上海率先调整了280种国民经济必需商品的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率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30%,最高者达到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石油等化工产品。据有关方面统计,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新中国成立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达到18.5%,当年财政价格补贴高达319.6亿元,商品供求差额为2 731.3亿元。中央迅即作出反应,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

3.第三次通胀(1992-1994年)

由于市场经济改革,国家全面放开了对过去发放票证、限额供应商品的限制,允许其以溢价形式,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定价。同时,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统一定价和指导价格的几乎所有商品,都开始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形势重新定了价格。为了弥补差价,提高职工价格补贴标准以及再度提升工资,企业争上项目,外出投资,动用有限的外汇储备大量购进各种机械设备和高档商品,一再扩大银行信贷规模。地方政府大搞开发区建设,用信贷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业。开发过热、项目虚增,使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40%。为了维持正常经营,许多企业,包括集体、私营企业,都不得不靠“三角债”来维持局面。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幅均达35%以上,直接导致当期或稍后时期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引发通货膨胀。1993年,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为13.2%。通货膨胀高峰在1994年,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1.7%,19921994年,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3.2%、21.7%、14.8%。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