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话从哪里来
民谚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脱稿讲话是要有内容的,即使有了讲话思路,如果没有话可说,讲起来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即便思路再好,也是无能为力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正确地解决了有话可说的问题,才谈得上技巧问题。”技巧实质上是帮助讲话者运用讲话内容以达到讲话目的的方法和手段。正如再巧的工匠,如果没有砖、石、沙子、水泥、钢筋、木材等原材料就造不出房子;没有矿山就没有冶炼技术;没有舞台就无法表演惊险的杂技一样,没有充足的讲话内容就谈不上讲话技巧。因此,讲话内容是脱稿讲话的基础,是施展脱稿讲话技巧的舞台。
无话可说的或不知说什么才好的问题,仔细分析,主要有这么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平时积累不够,遇到相关专业的话题是真没话说;
第二种是有话可说,因情况特殊或比较复杂,一时不知怎么说才好,比如,不说不合适,说了怕得罪人,或者拿捏不好怎样表达才容易让大家接受等等;
第三种是有些场合也并不是真的没话说,有时在私下里没有人比他能说。可是一遇到场合就笨嘴拙舌了。
针对以上三种无话可说的情况,具体的解决方案是:
平时积累不够的,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充电,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充实自己。
遇到情况特殊或比较复杂不知怎样说才好的,一方面加强“四大意识”,即场合意识、角色意识、听众意识以及目的意识;另一方面,结合“四大意识”综合考虑该说不该说,说多或少以及应该从哪个角度说更好。
至于第三种,不是真的没话说,也不是特殊情况或情况比较复杂不太好说,而是平时能说,遇到场合没话说的,这要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了。通常情况下,原因之一是没有想好话从何处来的问题;原因之二是忽略了哪类场合适合说哪类话的问题。
各种场合都能滔滔不绝地脱稿讲话高手们,他们的话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他们就有那么多的话可说?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脱稿讲话内容,不外有三种来源:一是话从阅读来;二是话从阅历来;三是话从现场来。只是根据讲话场合不同,目的不同,它们之间的侧重点和比例也有不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遇到一些场合时,就不会再为说什么而那么纠结了。比如社交场合,此类场合就是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为目的,因此,适合从现场找些话,引发一些联想,说些能拉近彼此感情,活跃气氛的话就可以了,没必要逼着自己为说出知识含量高的话而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