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思路(2)

出现以上说的这种情况,原因一般有这样三种:

一是遇到这种场合,一开口不知道说些什么才算是“出彩”,自己心里没有标准;二是不知道根据什么来确定应该说的内容,也就是不知说些什么才叫合适;三是不知如何避免丢三落四或颠三倒四的表达困惑。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杂文叫《立论》,说的是有一位阔人家,生了个宝贝儿子,在孩子满月时举行喜宴。前来随喜的亲朋好友见到主人家的宝贝儿子,有的说这孩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将来一定能当大官;有人说这孩子两耳垂肩,鼻翼丰满,将来一定能发大财;还有的说这孩子面色红润,眉清目秀,将来一定能成大才。对以上客人的随口奉承,主人眉开眼笑,连连道谢。这时有一个人却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这时,却惹怒了众人,大家棍棒相加,将其扫地出门。我们仅从讲话语境这一个角度分析,孩子满月是喜事,主人这时愿听赞美之词,哪怕是信口之言;而说孩子将来必死,尽管是有据之言,却被众人扫地出门。这是因为说话的内容和喜庆的场合不协调。由此可见,在庄严的场合言语要庄严,在轻松的场合言语要轻松,在热烈的场合言语要热烈,在喜庆的场合言语要喜庆,在悲哀的场合言语也要悲哀,这就叫讲话离不开语境。

民间智慧也在启发我们。比如,俗语云:“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即在提醒我们讲话要看场合;还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另一方面也在提示我们,脱稿讲话要看听众;职场中现流行一种说法叫“屁股决定脑袋”。这也是在暗示我们讲话要把握自己的角色,即什么角色说什么话。这是脱稿讲话语言组织或构思立意的三大基本要素,也是大前提和出发点。

由此可见,遇到场合,说什么,怎么说,并不难。难的是有的朋友没有强化这“三大意识”或没有系统的总结、归纳、留意过。那么,这“三个适合”在具体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该如何应用呢?

先从简单说起,比如,“三个合适”在开场白中的运用。假如您参加的是由政府部门主办的会议,是您主动想发言,发言之前开场白拿捏不好怎么说时,就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是什么场合?听众是谁?我是什么角色?这就是脱稿讲话语言组织和构思立意的基本点、大前提和出发点。明白了这三个问题,您就会知道,这类场合要求发言者讲话要简洁、规范、务实,切忌穿靴戴帽太拖沓。这就是“场合意识”;如果面对的是陌生听众,在正式开讲之前有必要先自报一下家门,即把姓名、单位介绍一下,这就是“听众意识”;接着结合自己的身份再把参加此次会议心情或态度表明一下,这就是“角色意识”。为什么开场白要传递这三方面的信息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