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鬼”(1)

二、身边的“鬼”

这里的“身边”泛指客观,“鬼”则是专指负面的传统观念、文化因素、现实影响等。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表象,也是社会的映象。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都是社会生态、社会文化的反映。

1.心里没底

党的十八大后,各级党政机关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北京市委于2012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了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发布了《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其中一条这样规定:“……控制会议活动规模和时间。各部门召开的全市性会议,只安排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部门参加,不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不请各区(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坚持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各类会议活动不安排市领导接见会议代表并合影。”

从以上规定中不难看出,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说明过去我们的官员们参加的会议有点多了,因为是领导,每逢到场又必须要讲讲话,讲话表明领导重视;因为各种会议领域覆盖面大,有些会议内容涉及专业或实际情况,领导的精力和关注面毕竟是有限的,再有水平的领导也不是万能的,要讲话,对所讲内容心里没底,必然需要有人代写发言稿。拿着代笔的发言稿,领导也只好照本宣科了。这种会风和工作作风的形成,久而久之,弱化了官员们的脱稿讲话能力,强化了官员们讲话读稿的心理依赖。你读他读,见怪不怪,有些本能在某些场合脱稿讲话的领导,为了不标新立异,也“入乡随俗了”……这就造成了即便身为某方面的专家,在领导面前建言献策也要读稿的现象。读稿现象的愈演愈烈,助长了官场浮躁的工作作风。

2.怕犯错误

这一点有深层的历史原因,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中国有谚语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等等,平时说话都必须谨小慎微,更何况是在有重量级领导在场的会议上。在中国古代皇权时代有武死战,文死谏之说,文官有时说错一句话,就万劫不复,株连九族,殃及池鱼。中国的“反右”、“文革”时期,一句不合时宜的话都可能带来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因此才有照本宣科的会议。参会者通常是,事先精心准备,或请有专业水平的文人操刀代笔,而且还要反复修改,细细斟酌,才可以拿出来念,这样才万无一失。因为脱稿说话容易丢三落四,会有不够周密的地方,甚至是说错话。

读书导航